如此大的風波注定無法這麼輕易的就平息下來,好在欣兒那崩潰前的發泄總算將易家內的紛擾平息下來了。
她沒有和宰相回去,宰相冷靜下來也終究沒有再那麼不顧一切的逼她;易家那些大大小小的丫鬟在她大發神威之後也消停了,即便心有不滿也沒有再在她麵前和人前哭哭啼啼。
易家老兩口心中有愧,對她更是掏心掏肺,這樣下午半晌總算有片刻安寧了,欣兒也得以在那方寸之地休整自己的思緒,也讓自己連著被這婚事攪得不得片刻放鬆的神經鬆懈片刻。
如今入宮的命運看來算是避過了,隻是這付出的代價似乎遠遠超出了預料,而這以後的日子,看來這長安城中也有太多人不願讓她安寧了,當真不能輕鬆過關呢!
這樣的日子到第二天,在又經過一夜的輾轉難眠之後,她覺得自己還得自己來僻出一條道路才行,靠爹爹那樣顧左右前後的,愛麵子又寧折不彎的為官之道,是不可能化解的了他們現在所麵臨的處境的。
加上易家這樣門庭若市的大家業,恐怕當今皇帝再聖明一次會相信爹爹久而久之受奸人挑唆的話也未必一直會相信爹爹和易家,何況帝王性情本就無常,爹爹愚忠,她不能跟著愚孝。
然,現在她孤身一人在易府,易家夫婦雖然為人不錯待她也好,卻終究因大堂那出覺得她非尋常人家的德良女子,怕她也鬧出什麼事來再為易家雪上加霜,派來伺候她的人個個都是小心翼翼的,再不如先前在大堂上的丫鬟那般輕易讓人看出端倪。
她便曉得,即便沒有易幼颺生出的這些事,她也好好的和易幼颺做一對尋常夫妻,隻怕在這易家,也是要步步為營經營算計著了,想到這便又覺壓在精神上的神經又重了幾分,既如此,她便再沒留下的意義了。
自己不舒坦,何苦還要擋別人的道?
在易府沒了在丞相府的自由,自然曾經對她來說輕而易舉的事也成了限製,可限製終究隻是限製,她還沒到被囚困的地步。
第二天午時,易府迎來一位嬌客,這位不是旁人,乃是同易家少奶奶一起從師文豪大家李工韞的同門師姐,柳伶心。
話說這柳伶心如今在易府的身份也頗為尷尬。
就在一個月前,同樣為長安商賈之家的柳家,從事著五穀雜糧的糧行,比不得第一巨富易家,當鋪絲織都有涉及,並且還有自己的牧場及原料植物種植地,這遠遠淩駕與許多還要收取原料的商戶富甲之家之上;柳家便想與易家聯姻,在種植地這方麵想長期合作。
無奈,他有求與易家,能給易家的回報卻除了一個女兒,商場上的利益屈指可數,到不如和尋常商家合作,一樣能滿滿盈利,於是求婚的帖子送上去,沒兩天易家便回了消息,易家之子已有婚約不便再做此聯姻,回絕了柳家。
這本沒什麼,全長安城誰都知道,易家之子素日雖遊手好閑甚至長和街頭惡霸打架滋事,連競試都能白卷以對直接去打擂台考武狀元,結果武狀元沒考著給父母拎回家關起來琢磨一些木頭玩意兒去了,曾一度是長安街頭最受爭議最熱門的紈絝子弟,可是看著他背後那偌大的家業,上門求親者也不計其數,而易家孩子年幼的時候以尚小為借口,過十六之後便以已有婚約為借口推拒一幢幢上門的親事。
而他柳家,他自認為是不同的,柳家小姐蕙質蘭心,是傳統最佳的大家閨秀最佳好媳婦人選是公認的,而且是天下第一才女明欣兒的師姐,琴藝和詩詞歌賦皆是傳自李工韞,而這同門師姐妹琴藝文采究竟誰更勝一籌,起碼在柳家人認為,和宰相的千金是不承多讓的;想就是看在他家女兒這個人上,長安城內也鮮少有女子可比的。
然易家如此拒絕也無須多做介懷,可易家在拒絕了柳家的婚事後不久便傳出去宰相府去提親的消息,不久又傳出易家與宰相府奉旨成婚的消息,這便不能讓人淡定了,柳家人不能談定長安城人更不能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