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大漢西都,長安城,王莽之亂前一直都是帝都所在,光武中興劉秀將都城遷到了洛陽,但亦絲毫未能影響長安的繁盛。前番董卓裹挾獻帝與大臣們再次遷都又帶來了東都十二萬富戶數十萬的人口,令得如此的長安是格外的繁榮,比之東都洛陽此時的長安可以是全麵超越了。
未央宮,西漢皇朝的正宮,建於高祖七年,位於長安地勢最高的西南角龍首原上,更是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監造,連綿一片高牆樓台氣勢十足。董卓遷都之後皇宮自然還在此處,未央宮名義上的主人也換成了獻帝劉協,今年他也有十五歲了,剛剛納了車騎將軍董承之女為皇後。
黃昏過後,掌燈時分,未央宮正殿之上劉協黃袍在身坐與龍椅之上正在查閱各地奏折,身邊則是兩個黃門伺候。少年子看著案幾上的奏折很是認真,不時還提筆寫上幾句批語,顯然很有興趣。
年初在一幹老臣的壓力之下,又有感四方諸侯的威脅,董卓已然漸漸開始還政與子,十五歲在大漢已然可以算作成年男子了。當然獻帝所能看到的這些奏折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可對他而言已然是進步。
史書上的確有過董卓夜宿龍床等等的記載,不過具體如何已然湮沒在曆史之中,至少在聯軍之後他的手法由殘忍暴虐改向了懷柔。比如在一定程度上聽取大臣的意見尊重子,又比如為其挑選名師加以輔導,這個人亦是當今名士,也就是蔡琰之父蔡邕。暴力不可能解決一切問題,董卓心中亦知他若想取子而代之,至少在眼下是並不實際的。
“公孫伯圭行叛逆之舉,私向攻伐冀州韓刺史,並逼迫幽州刺史劉虞劉大人自立!並州刺史領冠軍侯肖毅引十萬大軍為國家討伐叛逆,曆時四月擊破公孫瓚叛軍,公孫伯圭自焚而亡……”一封數月前的奏折引起了獻帝的興趣,恰是肖毅擊敗公孫瓚之後所上,子直到此時方能見之。
“那公孫瓚有白馬將軍之號,當年威震邊疆令匈奴膽寒,朕與父皇口中數次得聞其名,未料道竟會為如此叛逆之舉,冠軍侯肖毅亦是風采不減當年,百戰百勝之名始終不墜,朕到長安他是第一個上表的諸侯,如今又為國家建立如此大功,當社稷之臣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