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年紀事(2 / 3)

崇禎十六年(1643)年初,李自成在襄陽建立政權。民謠: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往來時不納糧。二月,京師瘟疫流行。五月,張獻忠部克武昌,殺楚王,正式建立政權。八月,清太宗皇太極病故,幼子福臨繼位,改明年為順治元年。十月,李自成攻克潼關,孫傳庭戰死。農民軍相繼攻克西安及陝西全省。

崇禎十七年(1644)正月初一日,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國號“大順”。隨即分兵兩路向北京進軍。三月,李自成部兵臨北京城下。

三月十七日半夜,守城太監曹化淳率先打開外城西側的廣甯門。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書張縉彥主動打開正陽門,迎劉宗敏率軍,崇禎皇帝在景山自縊。二十七日,大順軍開始拷掠明官,四處抄家。劉宗敏製作了五千具夾棍,木皆生棱,用釘相連,夾人之後無不骨碎。凡拷夾百官,大抵家資萬金者。數稍不滿,再行嚴比,夾打炮烙,備極慘毒,不死不休,死者有1600餘人。

懷玉公主隨祁英出宮,南下避難。五月,到留都金陵,隱身於玉荷園。

同行的楊宛與田妃之妹田淑英死於途中。

順治元年(1644)五月,明朝留都官僚擁立福王朱由崧為帝,建立南明弘光政權。不久,腐敗的弘光政權就黨爭不斷,內訌不已,到處搜刮掠奪,禍國殃民。

順治元年(1644)十月,清廷以豫親王多鐸為定國大將軍,率兩萬騎兵征討南明。不久,因陝西李自成大順軍日熾,多鐸奉命轉兵西征,從而給弘光政權以喘息之機。十一月,史可法籌劃淮河防禦,先後數十次上疏,但南明朝廷上下醉生夢死,不予重視,失去了寶貴的時機。

順治二年(1645)正月,清軍攻破潼關擊敗大順軍。三月,駐武昌之寧南侯左良玉以“清君側”之名,率部東下。弘光政權急調黃得功部赴長江抵禦。清軍乘機趨徐州,南明總兵李成棟登舟南遁,清軍遂連陷潁州、亳州和碭山。四月初九,占領徐州。

順治二年(1645)四月十八日,南明降將李成棟引清軍包圍揚州城,史可法急檄各鎮赴援,無一前來。二十五日,清軍急攻破城,史可法被俘,不屈就義。其殘部和百姓繼續巷戰,直至矢盡人亡。清軍屠城十日,其暴行慘狀駭人聽聞:“諸婦女長索係頸,累累如貫珠,一步一跌,遍身泥土。滿地嬰兒,或襯馬蹄,或藉人足,肝腦塗地,泣聲盈野……”或“遇一卒至,南人無論多寡,皆垂首匍匐,引頸受刃,無一敢逃者。”

順治二年(1645)五月初八日,清軍乘大霧夜渡長江,次日克鎮江。南明沿江守軍皆潰。十四日,清軍自鎮江南下丹陽,西趨句容,直抵南京城下,南明遣臣迎降。二十二日,清軍俘獲逃奔蕪湖的弘光帝朱由崧。

順治二年(1645)六月初五日,清廷令江南各處軍民盡皆剃發,並繼續撫剿江南未下城邑。清軍自常州、無錫直取蘇州,十三日進入杭州。清廷的剃發令促使民族矛盾激化,江南各地軍民紛紛起兵抗清,其中最著名者為嘉定、江陰二城。十七日,嘉定城民在黃淳耀、侯峒曾等領導下,堅守孤城,抗擊清兵。至七月初四日李成棟引清軍破城。江陰人民在閻應元等指揮下,自閏六月初一日至八月二十一日,守城81天,先後挫敗24萬清軍的進攻。九月二十一日,清廷於江寧設駐防將軍,派兵部尚書洪承疇經略江南,以漢治漢,招撫江南各省。

中秋之後,英姐結識了江寧總兵手下的遒豐將軍。抗清英雄,兵部尚書陳子龍兵敗泖湖,藏身於玉荷園。

順治三年(1646)春,陳子龍離開英姐之後,率白腰黨聚眾千餘,結營太湖。他們出入無常,連攻嘉善,並在吳江汾湖大敗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