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再開一竅,十二去其七(1 / 2)

自左右肩窩的兩個內竅打通之後,許廣陵越來越感覺根本竅法的習練就如同這長白山春天的到來。

剛開始的時候,它的進度很慢,慢到都讓人懷疑它是不是半途走丟了,怎麼遲遲見不到蹤影。——但當它真正地來了之後,一天芽綻,兩天草綠,三天花開,四天遍山遍野都已是春。

好吧,這麼形容是略嫌誇張了點。

而且根本竅法的進展也絕沒有這麼快。

但那種態勢,卻確實是給了許廣陵這樣的一種感覺。

怎麼說呢,就好像是推一個石滾,剛開始時推得很吃力,推得臉紅氣粗脖子大也不大能推得動,但慢慢地,這石滾它怎麼越滾越快呀,似乎不用推它都自己朝前滾了。

這時,不是人推石滾,是石滾帶著人跑了。

還要加速跑!

許廣陵自然是樂見此事的。

十二大竅至此已通其六,四外竅俱開,四內竅則通了一半。

在這個開竅的過程中,許廣陵對人體又有了很多新的發現和認識,這種收獲,毫無疑問會對身心的進益起到進一步的促進作用,同時,許廣陵不用想也知道,他針灸及用藥的水平,必然又大踏步地朝前邁進了。

這就是“大宗師”之道對醫道這個體係的全麵輻射和加持。

這麼說吧,哪怕從今天開始,許廣陵再不用針,再不研藥,不論是理論方麵的學習和研究,還是實際操作方麵的驗證,全都不再涉及半點。

等他大中小竅全開之後,不論是針還是藥,他的整體醫道水平,也絕對比現在提升不止一個層次!

拳法的根本不在拳,而在腳。

依照此語,許廣陵現在也可以斷然地說一句,醫道的根本不在醫,而在“道”。

什麼道?

對人體的認識和了解之道。

而他,現在無疑就走在這樣的一條道上。

所以,什麼是正道和大道,什麼是旁門左道,什麼是根本究竟之道,什麼是枝節末葉之道,到了現在,已經是再清楚不過了。而這種認識,讓許廣陵對伏羲訣的契入越來越深。

伏羲訣的習練,則加速著根本竅法的進展。

許多時候,許廣陵站在天池底,氣血於體內緩緩流動,時間恍若靜止,他的整個身心狀態也仿佛處於靜止。

但當然不是。

“飛花兩岸照船紅,百裏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

躺在船板上,風平,浪靜,雲閑,一切都那麼暇逸,讓人錯以為這船是靜止的,卻不知,輕帆趁風,隻用半天的時間就已行過了百裏。

這首詩,用來形容許廣陵的現在,是比較恰當的。

或者李白的那首其實也可以,雖然稍顯奔放了些,“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就在左肩窩竅打通的第三天晚上,許廣陵的左股竅,打通!

在貫通的那一瞬間,氣血的強勁湧動,讓許廣陵的整個身體,都是麻的。

其觸感和效驗,比肩窩竅打通的時候要強烈得多,這也讓許廣陵明白,腿腳雖然是身體的“偏遠之郡”,但當它與核心真正地融為一體時,整個身體,都在大幅度地升華。

這讓許廣陵不自禁地聯想起了中國的古代。

自秦皇定都鹹陽起,北方毫無疑問一直就是帝國的核心,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南方一直都是蠻荒之地、不毛之地,直到隋煬帝開挖大運河溝通南北起,南方才從真正意義上,進入了帝國的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