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廣陵最後還是燒了黃瓜蛋湯。
今天的天氣稍有點冷,有點“倒春寒”的感覺,對老譚來說,應該還是蛋湯更好一些。——當然,他沒有發表任何意見,隻是憨笑著讓許廣陵看著辦。
雖然隻是隨意地燒一道小菜湯,但許廣陵現在的手藝不用懷疑,那是真的相當不錯。
老譚一如之前,吃得唏哩嘩啦。
俗話說,饞咬舌頭餓咬腮,他是既沒咬舌頭也沒咬腮,那吃相看起來卻是恨不得把碗也給吞到肚子裏去。
但對許廣陵來說,這湯,有點違和。
讓他來打分的話,甚至隻能給個七十分!
不是不好吃,單純從口感來說,還是相當棒的,但是,毫無搭配可言!
黃瓜在裏麵,太出格了!
在它的對比映襯下,本來還不錯的土雞蛋顯得太腥,加的那一點調味的蒜末也顯得太濁,那食用調和油則腥濁皆具,就連水,都透著一股子泥土味。
平常的時候,許廣陵雖然也能吃出這些味道,但還不是很明顯,但現在把這黃瓜加進來,其它材料的短板現象,體現得可謂淋漓盡致。
看來,真的要辟穀了。
許廣陵沒有什麼情緒地歎息了一聲。
能品嚐出這些腥濁之味,一方麵意味著他現在的味蕾實在是太發達,另一方麵大抵也意味著,繼續進用這些食物,對他來說估計已經是一種阻礙了。
好在,就如之前他對老譚說的那樣,園裏的蔬果,基本都已經長開了。
之前種下的番茄、蘿卜、茄子、空心菜、萵筍、菜花、大白菜、黃瓜、小蔥這九種蔬果,空心菜和小蔥是第一批能吃的,大白菜和黃瓜是第二批。
剩下的幾種,還沒采摘,但其實,已經勉強能吃了。
而最多再過三五天,那“勉強”也就可以去掉了。
打頭和沒打頭的兩行黃瓜,區別並不是很大,後者也就是長得更遒勁一些,然後結的黃瓜顏色也稍微更深一些,但其實單論口感,在鮮嫩度上還稍遜於前者呢。
而神農訣對兩者的分析,也基本上是半斤八兩,差別微乎其微,就如泥鰍對黃鱔、香蕉對芭蕉一樣。
不能簡單說哪個更好。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關於植物的生長節律,關於人工幹涉對植物生長性狀的影響,許廣陵感覺這是一門大功課。
兩種霧氣,雖然是因他而來,由他施加於這菜園中的幾種植物身上,但這些植物的生長表現,卻是讓他大開眼界,並留下了不少的疑問。
許廣陵對這些疑問,都很有興趣。
簡言之,他對當一個植物學家也很有興趣。
如果沒有醫道這座高峰要攀登,那他以後說不定就會把相當多的時間傾注於植物研究中來了,必要的時候應該也會建立一個相當全麵的植物研究實驗室。
但事實卻是,這興趣,估計始終也隻是興趣,未必有轉化為愛好並投注以時間的那一天。
大白菜在初步成形之後,長得比許廣陵想象的更快。
而且,長得很大,一棵大白菜如果隻是一個人吃的話,足夠吃上那麼五六頓的。
許廣陵種了多少大白菜?
一百多顆!
所以他們還需要趕緊吃,剩它們有些還沒怎麼長成的時候就吃,不然這大白菜就會把那片空間給擠爆了。
嗯,這是許廣陵當初種得不合理!
還要多種幾次,他才能成長為一個合格的種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