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天奎對聖尊這個層次的人事並沒有太多的認識。
雖然他是天階,也是其他修者所謂的“天君”,但天君和聖尊之間,同樣是間隔著一段或者不止一段很遙遠很遙遠的距離,而這距離,以莫天奎目前所知,極有可能先需要墊一個靈境上去,才有追趕的可能。
是先有靈境然後有聖尊,還是先有聖尊,然後才有靈境?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
傳承給了莫天奎答案。
有史以來,嗯,他的修行傳承所記載的一萬八千六百二十二年以來,南洲天階,層出不窮,代出不窮。
而僅崤國境內,就有很多。
每一代天階傳承者的記錄裏都有一項任務,那就是記錄一下,本國,本代,有幾位天階。
崤國天階,兩位或三位同一代的情況已經持續很久了,而近兩萬年來,崤國天階,一共是五十七位。
但是聖尊呢?
崤國沒有出過聖尊。
其他國家也沒有出過,不管大的國家,還是小的國家。
所有的聖尊,都是五大靈境出身。
再結合天階以下的修者的情況,所以答案其實真的很簡單。
莫天奎對聖尊沒有多少認識,但他知道一個基本的情況,那就是,以崤國這麼一個“窮山惡水”的環境,是不值得聖尊踏足的,就算真的踏足,也隻是轉瞬即過,而不會長久地流連。
嗯,正常情況下,應該是這樣的。
所以安南郡那位聖尊,是什麼個情況呢?
一種可能,他看上了一個小孩,準備收為弟子,在暫時別無它事的情況下,留在安南考察。
幾個月的時間真不算長,特別是對一位聖尊來說。
別說幾個月了,就是幾年、幾十年,估計也隻是一彈指而已。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安南郡在窮山惡水的大環境下,孕育出了什麼了不得的造化,把聖尊都給吸引了。
事實上,這種可能隻是一種思考區間裏的“可能”,都不值得單獨拿出來再思考一下。
簡單來說,理論上不排除這個可能。
但實際上……
不予考慮。
這比他這個天階一夜之間頭禿,掉光所有頭發的可能性都要小。
山水真要有什麼孕育,他會不知道?又或者,他對麵這個百年來一直都待在那裏的弟子會不知道?
不存在的。
還有,那位聖尊收徐亦山為弟子,雖然隻是“記名弟子”。
莫天奎不是看不起自家弟子,而是這個弟子真沒有出格到能讓一位聖尊垂青的地步。
結合徐亦山彙報的一些情況,再結合這個神秘莫測以至不可思議的青雲之路,第一回,再加上這第二回,莫天奎心裏便有了一個關於那位聖尊來曆的猜測。
那位,十成裏有六成以上的可能,不是南洲五大聖尊裏的任何一位。
其應該是來自北洲。
如果是這樣的話,很多看起來的“不合理”,一下子就都合理多了。
但鑒於對聖尊這個層次近乎一無所知,對聖尊與聖尊之間、南洲與北洲之間,又是怎樣的一種互動,同樣一無所知,所以莫天奎也無法作更多的判斷。
他隻是給弟子提示,存在這麼一個可能而已。
安南郡目前修為最高的就是自家弟子,其餘者皆是碌碌,不足為道。
而徐亦山又入了那位的眼,至少看起來是這樣。
所以這就是徐亦山的機會。
哪怕是千載、萬載都難逢的機會!
至於說算計什麼的,不存在的。
以他們師徒這樣的層次,不可能去算計一位聖尊。
沒資格。
而以聖尊的層次,也完全沒有必要算計他們這個層次的修者。
不值得。
所以,這純粹就是機會。
真要能把握住了,自家弟子未必就不能一步登天。
登上比他這個老師更高的天,也登上比他們這門傳承,所有前輩都未曾到達過的天。
青雲之路這第二回裏的具體內容,莫天奎倒是沒有和徐亦山作多少討論,主要是在這些內容麵前,莫天奎發現自家弟子修為還是太淺了,然後也就很“蠢”,真是,以前沒發現這家夥這麼蠢的。
當然了,蠢什麼的隻是玩笑話,認真來說,不到天階,就始終隔了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