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遺傳學中,我們都知道基因是決定著性狀的表達的。
假如,我們把心中所有知道的可能,都規整為性狀的表達,那麼隱藏在DNA上諸多沒有表達的基因片段則可能是我們所不知道的可能。
仔細一想,我們究竟知道多少種可能和不可能?基因對於整個DNA真的太過渺,且不還有意外的突變。
在你人生的常談的話語中,你有沒有想過有多少種不可能其實是可能的?你是喜歡青睞於那些可能,還是有些喜歡事實給你帶來的很多不可能?
記得高中複習的那一年,認識了一位叫韓亞飛的酒窩男孩。複讀前他便談了戀愛,高考的失敗與思想的壓力讓他別無選擇的選擇了複讀。遇到他的時候,他還是一個把故事一直埋藏在內心,不懂得傾訴的男孩。而我恰恰當時隻是一位會些安慰的話的人。
記得有一,他沒有來上課,打來了電話給我,整個人哭泣了起來。那是將要過年的日子,氣有些冷。我逃了課,買了兩杯熱熱的奶茶,去找了他。
在那個狹的空間裏,他窩在被窩裏還在哭著。去往複讀的人,每個人都是為了可能或者是一定才去的,他們也想過或者不敢去想那些不可能。但對於努力,仿佛一切都是可能的。也正因為一早知道是可能的,他們的步子才會邁的這麼大。
第一次高考結束他連本科其實都沒有達到,女友上的卻是一本的高校。在他沒有分手之前,我一直都沒有想到會有好的結果。我不是在嘲笑他的愛情,我隻是在心裏表達了那些不美好的可能性,似乎不可能永遠大於可能。可很多人還是在為那些少許的可能努力堅持著。那時的自己,看待事情的可能性與不可能性時,總是表現的太過去事實。
複習一年拚的不僅僅是努力,還有心態,或者心情。談不上太優質的一個人,不免也要祈求一些上的眷顧。
他覺得自己達不到來時的目標,想要實現或者盡量縮自己和女友的差距。我想在那個時候已經覺得不可能會實現,才會有沉重的思想壓力。
我不是她那位優秀的女友,也體諒不來他內心的那份糟糕程度。但我知道每個人的內心都無法一直保持絕對良好的心態,思想裏的成功很容易輸給了現實裏的一個自己。一杯奶茶,一起逃了一課,是那時對他最好的慰藉。
他告訴我那是他人生逃過的第一堂課,他會一直記憶難忘。
現實的圓滿也是夾雜著壞的可能性,那年高考,他失敗了,沒有一點長進。到這樣一個人,你一定會覺得我談到最後他應該是成功的。可事實如此,這個人就是如此。
多年來,想來是後悔的。
我後悔自己不是一個會給他人力量的人,能夠激發他人鬥誌,而不是一杯奶茶的安慰。還有那個傾向於事實感到的不可能性的自己,真的要和今的自己成為敵人。
一種思想的怪病會讓自己當初失去多少努力的可能,他人沒有走到最後一刻,永遠不該去給他人苟同或者過渡自己思想上的認輸。走一步算一步不該是年輕人眼裏的世界,超乎想象的能力還要靠著思想的能見度去過得。
大學的生活裏,一年高考前我給一所高中的女孩做心理輔導。我了很多話,渾身有染高考的一切都了出來,並且給她剖析了各路題目。她開始很自卑,覺得自己不可能會考上大學,連幻想都不敢去想。但最後她成功了,而且考了自己感到很歡喜的一個成績。
兩個人,分別隔著兩個時空。當年高考的自顧不暇,是我沒有多餘的提醒與鼓勵。但我真的很想回到那些感到不可能的時候,給自己和他人一份可能的鼓勵。
我變了,真的太相信可能。或許,是真的太希望每個人的想法都是美好的。
有位朋友去了新疆發展,因為心儀的女孩在那裏。朋友的條件不是太好,可愛情總該是要有的。
他挺一往執著地,問了我幾次去新疆和她能成嗎?
別人感情的事情,我很少多。可對於身邊的一位朋友,有些出於好心的心疼。心疼歸心疼,然而我是支持他的,還告訴他自己要時刻保持清醒,用情要適時適度。
多一些內心的可能,多一分希望的付出。比一句認輸效果肯定要好上很多,沒準他人就要看到努力,沒準希望就靠湊巧。
很多不可能的事情,被相信可能的人去做了。每每看到吉尼斯紀錄總是歎其能耐,其實,我們隻是看到了往常眼中的可能來斷定了心中的可能,卻很少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可能。
一種可能,一種熱情。你是希望熱情的活在可能的世界裏,還是把事情一棒子打死了,隨口了一句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