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祖輩眼裏的惡源(1 / 1)

米妙琪的外婆、外公曾經在也家住了好一段時間,那一階段也是米妙琪媽最開心的時期。外公外婆都來自鄉下。

照道理說,米妙琪媽不大靈活的個性和吝嗇的作風,外公外婆時有點兒責任的,可不知道是不是人的年紀大了,就越來越圓融了,外公外婆都特別開明,對女兒家也特別盡心盡力,給孩子們相當於溺愛了。經濟上,老人家是不寬裕的,不敢生病,生了病也不願意說,先喝開水,後買幾片藥,老人家特別苦自己,這節儉甚至吝嗇的作風,看來一定是家族真傳。

晚飯的時間,外公外婆和米妙琪媽就開始聊鄰居,聊親戚,聊過去的事兒。

米妙琪媽有個表哥,當年擔任大隊會計,極其有手段。米妙琪媽年輕時正值**********鬧得正猛的時候。這位表哥個性強悍,極其會察言觀色。公社的領導轉一圈,相中了這個能說會道、做事幹脆利落的年輕人,米妙琪的這位表舅當上了大隊會計。大隊會計看什麼人做,這位表哥坐在這個位子上,那不是白吃素食的。表哥漸漸掌控各種大權,比如分配哪些人上田裏幹活,就是米妙琪的外婆,當年五十多了,也要踮著小腳去田裏勞動。而表哥那年輕漂亮的媳婦,什麼都不用幹。大隊會計的表哥後來漸漸發展成鄉裏一霸,他說一句話雖然不能抵上一萬句,但說一句,村民們都不敢頂撞不敢吭聲,大隊會計表哥特別有管理才能,一個人動用文批武鬥把山村這群村夫野婦管得服服貼貼的,有時大隊會計表哥還會把鞋脫下來,用鞋底抽那些犯錯的村民。“惡”。米妙琪的媽裏就這個字來形容他。

後來,時代變了,會計表哥被人背地裏偷偷舉報,終於撤了他的職。但惡人似乎比有些好人更加堅強,臉皮更厚,所以生命力頑強,這會計表哥居然又不知怎麼選上了生產隊長。

米妙琪的外婆家家徒四壁,是茅草屋。窮啊,家裏的鍋碗瓢盆全被大煉鋼鐵給收走了,燒成了鐵水。家裏不允許燒火做飯,一切都集體化。大家一起出工,一起吃飯。吃食堂那鎮,跟洗澡盆一樣的大鍋,米粒都數得清,盛飯時得不斷用大勺子攪動,才會使盛到碗裏的不至於是一碗米湯。此時會計表哥是有權利撈幹的吃的。沒人敢說,權力是最結實的保護傘。秋收的時候,地瓜地裏的秧子也要清理出來,送到食堂燒飯吃。一個年輕婦女,孩子才六個月,她收拾地瓜秧子時,發現了兩個拳頭大的地瓜----漏網的地瓜,她趕緊藏到懷裏。誰料,群眾的眼睛雪亮。有村民看到了,憤憤不平去舉報,結果,這婦女給拉出來就是兩個大耳光,踢了五、六腳又給推到田頭罰站。“那時候餓啊,吃不飽”。米妙琪知道她媽小時候吃過野菜,吃過草。不過米妙琪的媽比較機靈,夜黑風高的晚上和外婆一起去地裏偷過兩次地瓜,僥幸未被發現。米妙琪的外婆說,那時候餓死了多少人啊,樹皮都吃光了。

家裏的地都沒了,家具也大煉鋼鐵燒掉砸掉。親人間互相揭發,鼓勵大家互相鬥。不知道,誰這麼壞?米妙琪的外婆說。這經曆,是米妙琪外婆眼裏最大的惡。

米妙琪的外公曾經做過生產隊長,隻有短短的三年。米妙琪的外公說,我當隊長的時候,有個村上的人,非常可憐,他家沒有親戚了,像孤兒一樣,米妙琪的外公就格外照顧這個孤寡的年輕人,經濟上還會利用隊長的權威來貼補他一下。而米妙琪的外公卸任後,這個孤寡的年輕人就再不登米妙琪外公的門了。米妙琪的外公隔幾年再見他,竟然非常淡漠,仿佛米妙琪的外公幫助的不是他。如此健忘或者不懂感恩,讓米妙琪的外公心裏不舒服,煙癮越來越大。

凡是當過領導幹部的,都經曆過冷暖。在位時別人的態度都是眾星捧月,不在位了,就知趣些,把中心讓給別人,也沒什麼話語權了。你在位時,沒替人家做的事、沒考慮人家的情感的事,全在離職後爆發出來了。這時,當年那些隱忍得如孫子一樣的人,終於覺得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了,巴不得也用語言或行動來羞辱一下曾經的領導上司。有得莫名其妙的,都不知道怎麼把他們給得罪了。米妙琪的外公說,要說世界上什麼最壞,我看還是人最壞。

是這樣嗎?米妙琪看著外公那沉思的麵孔,想著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