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年月5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由故宮博物院主辦“太璞如琢——崔如琢藝術故宮大展”。[19]016年4月1日,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故宮的開放麵積再增11%,達76%,並開放多種形式的新展覽。同時,“洛陽牡丹與故宮博物院牡丹題材文物聯展”在故宮開幕。有1萬盆從洛陽抵京的牡丹被分散布置於慈寧宮花園、乾清門廣場、慈寧宮、壽康宮、永康左門—右門、隆宗門外等區域,重現了清代紫禁城牡丹花開盛況。[0]
建築形製
建築規模
北京故宮由明朝皇帝朱棣始建,設計者為蒯祥(197—1481年,字廷瑞,蘇州人)。占地7萬平方米(長961米,寬75米),建築麵積約15萬平方米,占地麵積7萬平方米,用100萬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間半,實際據197年專家現場測量故宮有大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7間(而此“間”並非現今房間之概念,此處“間”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間)。
建築造型
故宮前部宮殿,當時建築造型要求宏偉壯麗,庭院明朗開闊,象征封建政權至高無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對角線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隻吉祥瑞獸。故宮的設計者認為這樣以顯示皇帝的威嚴,震懾下。後部內廷卻要求深邃、緊湊,因此東西六宮都自成一體,各有宮門宮牆,相對排列,秩序井然。內廷之後是宮後苑[1]。
???
共張
故宮
故宮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三大殿、後三宮、禦花園都位於這條中軸線上。並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鍾樓,貫穿了整個城市[]。
建築分布
整體布局
故宮位於北京城中心。布局依據《周禮·考工記》中所載:“左祖、右社、麵朝、後市”的原則,建築在北京城南北長八公裏的中軸線上,南北取直,左右對稱。現在故宮左前麵的勞動人民文化宮,以前是皇帝祭祀祖宗的太廟;右前麵的中山公園是皇帝祭祀土神和穀神的社稷壇;前麵有朝臣辦事的處所;後麵有人們進行交易的市場[17]。
故宮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米,長400米的宮牆,形式為一長方形城池,牆外有5米寬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麵對北門神武門,有用土、石築成的景山。在整體布局上,景山可是故宮建築群的屏障。
?
中國古代的星宿理念
故宮南北長約960米,東西寬約750米,麵積7萬多平方米,現存房屋8000多間。它周圍有高10米的城牆,牆外有寬5米的護城河。四麵各有一座門,南為午門、北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紫禁城內由外朝、內廷兩大部分組成。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中心,東有文華殿,西有武英殿為兩翼,是朝廷舉行大典的地方。外朝的後麵是內廷,有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禦花園以及東、西六宮等,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和皇帝、後妃們居住的地方。此外,東側還有寧壽宮區域,是清朝乾隆皇帝為做太上皇退位養老之所。?[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