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一行五人,在這破舊的小屋裏待了一個月,外麵天翻地覆,各地藩王爭得水深火熱,百姓活不下去,隻能四處流竄,京城外已經聚集了大批流民,為京城穩固,朝廷決定緊閉城門,京城士兵留在京城內守衛,這樣倒是方便了一直留在城外的西北軍。
西北軍在民間向來呼聲極高,當年定遠侯的威望也依然在百姓心中殘留,尤其是在百姓遭遇苦難時,更容易想起當初西北軍的威風,大批流民聚集京郊之後遭遇西北軍,大半人自願加入其中,雖然如今的西北軍早已被朝廷認定為叛軍,沒有軍餉,軍中幾位將領也早已在那次獨創京城的戰役中折損,但畢竟多年積澱,新兵加入也算守規矩,隻是苦於實在無糧可吃,在人數越來越多,從一萬多人迅速增長到近五萬人之後,軍中出現了新的領袖,很快做出了攻打京城的決定,既然朝廷已經將西北軍認定為叛軍,又屠殺西北軍將領,如今被逼到走投無路,真的造反也是情有可原,何況如今的朝廷,無力解決百姓溫飽,早晚會被推翻,既然注定要被推翻,他們如今就在京郊,何不先下手為強呢?
西北軍重新集結,打出的依然是定遠侯的旗號,打著為百姓掙一條活路的口號,很快吸引了更多的人來加入,北方各地流民幾乎盡收囊中,這讓各地仍然在爭鬥不休忙於兼並的藩王一時慌了手腳,他們知道京城外還有一萬多西北軍,卻從未真的把他們放在心上,畢竟,不過是一萬多沒有了首領的無頭蒼蠅而已,若是真的能成事也不會在那裏等了那麼久卻什麼動靜也沒有了。忙於爭奪地盤,壯大勢力,甚至竭力證明自己才是名正言順的藩王們不曾將這些人看在眼裏,更不曾將那些連飯也吃不飽,在他們看來甚至連拿起武器的力氣都沒有的百姓看在眼裏,一群盲流能成什麼氣候。
西北軍如此迅速的發展終於讓他們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如今的西北軍,近十萬人,雖然大多是沒有受過任何訓練的百姓,但從人數來看,沒有那個藩王的兵力能比得過他們,更重要的是,他們就在京城外,京城內兵力不足三萬,自古以來打仗以少勝多乃是少數,更多時候,擁有了兵力上的優勢基本便決定了戰爭的局麵,事到如今,他們終於不得不正視這樣一股勢力了。
不過西北軍內部也並沒有那麼樂觀,攻城的計劃在第一次嚐試失敗之後便又沒有了動靜。
外人隻看到西北軍人數迅速增加,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從一萬人增長到近十萬人,可是這些人都是沒有經過任何訓練的普通百姓,一旦上了戰場,完全就是人肉靶子,除了做人形肉盾犧牲沒有更大的作用,而攻城需要的可不僅僅是人數上的優勢,謀劃不得當,沒有經過技術訓練的士兵,人剛走到城牆邊便可能被上麵放下來的石頭砸死。他們剛開始也是被逼急了,五萬多人,沒有糧食來源,又仗著自己的人數和位置優勢,想著一擊即中,沒想到攻城不是那麼簡單的,不僅沒有成功,反而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士氣也大大下降,西北軍新出現的頭領眼看攻城再繼續下去除了加快百姓的死亡什麼效果也沒有,立馬下令停止攻城。
隻是幾萬人要吃要喝,不攻城,去哪裏尋找這些物資呢?這又是一件難事。
很快,他們商量出了新的對策,京城自古以來是全國防守最嚴密的地方,如今以他們這些人去攻城,肯定無法成功,既然如此,倒不如轉而尋找一些守衛沒有那麼嚴密的地方,憑借人數上的優勢,先攻占下來作為大本營,解決幾萬人的吃喝問題,同時也好找到地方訓練這些新進入的士兵。
西北軍中新出現的幾位首領曾經也是跟著定遠侯實實在在上過戰場打過仗的,好歹也看得清楚局勢,所以他們很快就鎖定了京城南邊的一個小城,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