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二章 烽煙四起(2 / 3)

欒州是皇室宗親穆珅的封地,地方小,人也少,加之土地貧瘠,欒州向來很窮,本來在這一場亂世紛爭中,欒州這麼個小地方早就被別的大藩王兼並掉了,可是大概因為這個地方實在太窮,又太小,各地藩王忙著爭奪大地盤,暫時還沒顧得上這裏,穆珅就帶著百姓縮在這一畝三分地老老實實地關上城門過自己的日子,當然,也時刻擔驚受怕,生怕哪一位藩王某一天不小心瞥到了他們這個地方,大手一揮就派兵來踏平了這裏。畢竟,穆珅沒有什麼野心,所以在各地紛紛招兵買馬準備在亂世中成就一番事業的時候,穆珅隻想讓大家遺忘自己這個地方,安安穩穩地關上門過自己的日子,欒州城內的兵力完全不足自保,一旦有人想起這個地方,穆珅能做的就是打開城門主動投降,隻希望他們能放過城中這些百姓。

西北軍挑中這個地方,自然是看中了此處人少,兵力不足,容易攻下,之前因為京城久攻不下,同時損失了大量士兵,士氣已經十分低落,此時急需的是鼓舞士氣。

隻是令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帶著數十萬人浩浩蕩蕩來到欒州城外,準備擺開架勢攻城的時候,穆珅手捧錦盒,打開城門走了出來,在他們還搞不懂這位邊緣王爺想做什麼時,他徑直走到軍中首領麵前,將錦盒往前一遞,誠懇說到:“我乃平王穆珅,願將欒城送於各位,隻求各位進城之後,約束手下士兵,不要傷我城中百姓性命。”

他這麼一來,讓準備攻城從而鼓舞士氣的西北軍將領愣住了,遞到麵前的錦盒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看著眼前這個唯唯諾諾的中年王爺,終於還是歎了口氣,伸手將錦盒拿了過來,打開一看,果然是城主的大印,他收下錦盒,答應了穆珅的請求,伸手一揮,準備好的攻城架勢就此收起,數十萬人在穆珅的主動帶領下浩浩蕩蕩卻也是安安靜靜地進了城。

各地藩王聽聞他們不費一兵一卒便入住欒城之後也隻能氣得大罵穆珅這個老東西沒有骨氣,欒城雖然地少人窮,但好歹是在京城邊上,那也是戰略要地,竟然就這麼主動送人了,真是不配為穆家子孫。

他們罵歸他們罵,可一點不影響穆珅的心情,沒有一個人死亡就解決了一場戰爭,這可是天下最劃算的買賣了。

何況,他心中可不是沒譜,以他的實力,根本護不住欒城,之所以能堅持到現在平安無事,並不是大家忌憚他的勢力,不過是因為他這裏還不值得他們浪費兵力,等到兼並得差不多了,騰出手來第一個要收拾的就是他們,既然如此,為什麼要做無謂的掙紮,在第一撥勢力來的時候,幹脆投降,金印雙手奉上,換來城中和平,從此自己也可置身事外,說不定還能在亂世中保全性命。

穆珅的打算很好,隻是他沒有想到,西北軍進城的當天晚上就有人來找他,說什麼他們一致決定讓他做眾人的領袖。穆珅急了,他這麼急著把金印交出去不就是不想蹚這趟渾水嗎,怎麼還要做這些人的領袖了,他連忙表示自己何德何能,實在無法服眾,大家的厚愛他感激不盡,卻也隻能敬謝不敏。

誰知道西北軍的幾位將領像是早就商量好了一樣,根本由不得他拒絕,當即將金印塞到了他懷裏,同時還表示,從今以來欒城就是他們的故鄉,而給了他們棲身之地的穆珅就是他們所有人的領袖。

話是這樣說,可是他們話裏話外也完全沒有把穆珅真的當領袖的意思,穆珅很快明白過來,他們這是找自己來扯大旗的,畢竟現在造反也都得講究個名正言順,各地勢力哪個不是打著一個穆姓宗室的名號,哪怕自己不過是一個遠得不能再遠了的宗室,好歹也是姓穆,拉上自己,以後要論起來,也算是名正言順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