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鯤和索羅斯的嘴炮,不是一天可以打完的。
而且他也不傻,不可能被索羅斯的命題局限住,隻在“金融法則”領域跟對方對噴。
顧鯤又不是金融學家,也不是經濟學家,這些虛頭巴腦的扯淡他本來就不在行。他對97~98的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全部了解,都來源於後世的複盤。
這種知覺要想用來抄答案,並且把答案解釋圓滿,那是可以做到的。
但跟行家辯論,就明顯不夠了。
退一步講,就算顧鯤做了很多功課、了解很多經濟和金融辯論的話術和理論,他說這些也不合適啊——
你一個世界巨星、蘭方土皇帝出身的家夥,怎麼搞得跟金融主義國家的教授似的那麼能噴?開掛了還是腦子該被切片研究了?
這不符合顧鯤的人設。
所以,顧鯤很聰明地選擇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索羅斯要扯經濟和哲學就扯吧,顧鯤絕不正麵回應,他隻從國際關係的領域,和全球化意識形態的話題上反駁。
談國際關係專業領域的話題,這就很符合顧鯤的人設了,甚至朱猷棟也能說上幾句。
因為世界上那些小國的土皇帝,基本上都是琢磨國際關係出身的,越是小國越要研究這個。
研究得好了,左右逢源賣國求榮賣得好,讓大國龍顏大悅手指頭縫裏漏出那麼一星半點援助資金,就比鼻屎小國自己奮鬥幾年還牛逼了。
不然怎麼活用“大哥,我不想努力了”這種話術榨取到最高收益?
相比之下,索羅斯那種自命“哲學家”的金融投機客,因為腦子太軸太喜歡套原則,在需要左右逢源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國際關係領域,就比較弱了。
國際關係這個專業,最大的原則就是沒有原則。你得講究利益最大化,講究疏不間親幫親不幫理,喜歡套哲學講原則的人來搞國關絕對是要命的。
連續幾次短促交火的嘴仗,從12月中旬打到12月下旬。
媒介也從一開始的電視台,擴散到了後來的報刊雜誌、紙麵媒體上。
因為不善國關,索羅斯的好幾次辯論,雖然贏得了包括馬來亞和泰國不少大學的經濟學家的力挺,但是他的支持者也就僅限於上流社會精英。
但是,整個東南亞的民眾,對索羅斯的極端怨憤,已經被顧鯤扇起來了。索羅斯每一句冷冰冰的講道理,都被顧鯤借力打力拉仇恨。
顧鯤很明白,磚家怎麼說不重要,他要的就是讓東南亞的五六億人恨死索羅斯,順帶著把這種恨再恨屋及烏一下。
12月24日,平安夜,顧鯤再次趁著節日,花了不少錢和資源,讓《紐約時報》等好幾個重磅媒體,發了一篇關於他的呼籲。
呼籲的內容其實也沒什麼,無非是針對大洋國某務卿的請願,代表東南亞數國人民,要大洋國某務卿公開表態,索羅斯的態度是否是代表了大洋國政府對東南亞盟友的態度,東南亞各國基於對大洋國全球化宣傳的信賴,而作出的種種善意經濟政策,是否應該被傷害。
這個呼籲其實沒什麼效力。就類似於後世白宮必須對那些攢夠了10萬個請願人簽名的議題,作出正式回應一樣,對方隻是迫於壓力,就不得不對話,但不一定要作出任何實質性推動。
但顧鯤畢竟是世界頂級流量名人,加上他最近運作了不少媒體力量聯名,這事兒在東南亞知道的人很多。
而馬來、泰國等幾個國家的當局,也因為金融危機人心煌煌,正要轉移內部的壓力呢,所以這幾國當局也有人跟著顧鯤一起附議,要大洋國就這事兒作出正式回應。
奧某布某特卿閣下隻能回應,大意就是幾句意識形態層麵的原則性套話:大洋國支持包括金融領域在內的一切自由市場經濟,並且維護自由市場經濟。
這話並不是在挺索羅斯,也不是在說索羅斯不對,無非是不痛不癢的車軲轆話。
就跟後世白宮被10萬人簽名要求回答“請大洋國政府規定豆腐腦隻能吃甜的”的時候,也禮貌地回應了一句“這屬於個人自由,不在先法授權政府依法行政的管轄範圍內”,並不是說甜好還是鹹好。
但是,在東南亞那麼多國家哀鴻遍野的時候,這種強硬的,冷冰冰的回應,多多少少會讓東南亞沒文化的群眾對大洋國的態度進一步微妙化。
而顧鯤等的也是這一刻,他終於準備在某務卿等大洋國官方對外態度的代表,被拉下水之後,狠狠將索羅斯一軍。
12月25日,聖誕節當天,顧鯤又一次去了吉隆坡,上了馬來國家電視台的一檔脫口秀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