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子登基(13)(1 / 1)

龍老教主後麵的話雖未說完,可是李滄明白:這兩日義父與黃天師、劉子墨和李洛都在暗中拜訪文武官員,勸服眾人支持李天煒,平息戰亂,早還百姓安寧。若李滄再執迷不悟,以九玄道長(龍老教主)與黃天師對先帝爺的忠心,定會狠下殺招。李滄的武功雖高,可在此二人麵前卻不堪一擊。李滄不懼先帝,不畏強權,卻唯獨對畏懼九玄道長。他是他的義父、師父,從小就對九玄生有懼意。雖是九玄道長一個嚴厲的眼神,足讓他在頃刻之間改變心意。

龍老教主看著香君身後的孩子,微微一笑,這孩子還真是聰明,不枉他們幾個老家夥滿朝奔波,推波助瀾,說服群臣讓他登上帝位。拿了扳指,仿佛這一切便與他無幹,龍老教主首了聲“貧道去也!”揚長而去。字字響亮卻飄散著風中,唯留下一抹飄逸如雲的仙姿背影。

到了議政殿門口,龍老教主一把拽過一旁的黃天師:“又想偷聽啊?你不是會算麼?陪老夫再去下盤棋,上次又讓你贏了。”

兩個道人一前一後飄然而去。完成了先帝爺所托,他們在這紅塵的使命已結。

香君仿佛明白了先帝爺的用意,姚維是臣是友,但姚維一生清高孤傲、看重名節,必不會做出半點越軌之事。而黃天師乃是世外修道之人,還有龍老教主也是江湖中人,此人無兒無女,無妻無妾,自在逍遙,更不會貪戀權勢榮華。在托孤培育新君之事上,先帝英明無雙。

左臂王李謀衣袖一揮,大聲道:“恭賀新君!”

“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聲震天的高呼響徹瓊霄,天煒握著母親的手又緊了一分,香君給他使了一個眼色。天煒帶著稚嫩的聲音,高聲道:“眾卿平生!”

“謝皇上——”

香君放開他的手,看著他嬌小的背影移往龍座。在這滿殿文武之中,恐怕最不甘心的便是李滄,爭了那麼久,居然沒有爭過自己的兒子,當頭來,這個乳臭未幹的孩子才是他最大的競爭對手。

-這是分割線-

五月十六,年僅七歲的李天煒登上皇位,改年號盛昌,這一年離他滿八歲還差整整四月零十天的時間。

五月十七日,從天牢傳來李泓自盡的消息,後宮眾嬪妃連同皇後韓氏在內盡數陪葬。李天煒追封李泓為哀祖皇帝,封哀祖皇帝之後韓氏為哀儀皇後,哀祖皇帝泓的子女盡數貶為庶人,年滿十四歲者發往苦寒之地,十四歲以下的男子貶往皇陵看守陵園、女子罰往皇宮浣衣局、司苑監等處。

盛昌元年五月十八日,李天煒封兩大攝政王、四大輔政大臣,封太傅一人,少傅四人,太保三人,少保十二人……

五月二十日,立姚氏香君為皇太後,號孝慧。

令人驚奇的是,安王洛被封為並肩輔政王,而左臂王升為左臂輔政王,在眾皇族王爺之上。李天煒並沒有重用父親李滄,隻是封其為恭王,賜府邸,暫留京師。四大議政大臣中,有唐勃、楊策及另兩位德高望重的權臣。少傅之首,乃是樂師劉子墨。

眾臣私下議論,不知此舉是孝慧皇太後之意,還是左臂輔政王之意。

盛昌元年八月初二,下旨冊左臂輔政王外孫女喬荻為後,擇日大婚;又另在眾臣之中挑選三位權貴之子進宮伴讀。

姚香君,這個自幼就向往過上平淡日子的女子自此走上了另一條截然不同的路。柔弱的她,年幼的兒子,迎接他們的又將是如何一條皇權之路?

(後麵更精彩,敬請關注!)

看香君如何變得堅強,如何侵襲君臣心,如何一舞傾城動天下?封情鎖愛的她,能否再覓人間真情?伍安子又是何人,為何要支持天煒?還有楊策,真是因為天煒年幼孝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