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度使韋皋帶了眾多的文官武將,還帶著豔麗的薛濤,乘坐一艘巨大的畫舫,從渝州順江而下,去到巫山廟遊覽。
這一言武卻文行的舉動,讓好多的官吏們心生好奇,也讓眾多的幕府佐僚們摸不清頭腦。但聰慧的薛濤似乎琢磨出了韋大人的意圖。
從建中元年(780),李晟離開西川至今五年多了,西川一直無戰事,貞元元年(785)德宗皇帝歸位長安,下似乎太平了。劍南西川的武官們似乎都鬆懈了警惕,幾乎是馬放南山了。上任節度使張延賞,脾性溫和治軍不嚴,將帥們開始疏於軍機放縱行為,個個**納妾花酒地墜入溫柔夢鄉。
遊覽巫山廟,讓人很容易就聯想起“巫山雲雨”的粉紅情景,聯想起將士們正欲追尋的夢境。然而,就是這個溫柔景象,稍一推演,就是生動的驚醒。楚襄王創設了“巫山雲雨”的美妙環境,也因此沉迷於**無度,從而導致了楚國的滅亡。
要警醒這些武官們,楚襄王就是絕好的警鍾,巫山廟就是極好的課堂。
韋皋的目的就是於此。但他絕不會開始就解開謎底。
薛濤想到此了,但臻口不語。她也不能捅破了韋大人設置的巧妙考題。
眾官員看到節度使大人帶了絕美的美女薛濤前來,都引發了奇妙的聯想,認為節度使今日裏要用絕色犒賞大家了。於是,一路歡笑了,著許多粉葷的段子邊漫步遊賞巫山廟,邊偷偷地瞅瞅美麗的薛濤。。
遊罷廟堂,膜拜了神女,眾人聚於畫舫。衙役們擺上茶水,韋皋便開始教官員們暢談感想。
談話自然從戰國宋玉談起,文悅主事冉殊假一女嗓,拉著長腔吟誦《高唐賦序》道:
“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
引得眾人哄堂大笑。
有人接了道:“梁武帝蕭衍的一首《朝雲曲》有句‘複還沒,望不來,巫山高,心徘徊’甚是短精湛也。”
“南朝?陳江淹《休上人怨別》有‘相思巫山渚,悵望雲陽台’之句也甚妙也。”薑荊寶也接了道。
趙建也不甘落後道:“盧照鄰有《巫山高》曰:‘巫山望不極,望望下朝雰。莫辨啼猿樹,徒看神女雲。驚濤亂水脈,驟雨暗峰文。沾裳即此地,況複遠思君。’意蘊深遠,精彩是也。”
一位武官也插了話道:“王勃《江南弄》更是巧妙也,‘江南弄,巫山連楚夢,行雨行雲幾相送。瑤軒金穀上春時,玉童仙女無見期。紫霧香煙渺難托,清風明月遙相思。遙相思,草徒綠,為聽雙飛鳳凰曲。’”
這行武官吏記憶準確,誦吟抑揚頓挫,引來一片叫好聲。
另一位大將也自是不甘寂寞,他幹脆脫了戰袍,摘了軍帽,拱手站到眾位前麵道:“本官還記得岑參(約715年—770年)《醉戲竇子美人》的更妙焉,‘朱唇一點桃花殷,宿妝嬌羞偏髻鬟’……”
“罷了!”誰知,恰在他正興高采烈之時,韋皋卻突然發出一聲斷喝。眾官吏嚇了一驚,都迅速扭頭看向韋皋,但見韋皋是一臉的溫怒。眾人甚是不解,都麵麵相覷。
韋皋站立起來,問道:“諸官隻知楚襄雲雨之樂,可知其亡國之痛乎?許多時日以來,眾位都安睡溫柔鄉,難道未見烽煙嫋嫋,眾敵覬覦?我們都是大唐之棟梁,難道隻有此見乎?”
他這一,大家迅速明白了他突然發怒的緣由了,也忽地悟出了此行的目的。副使趙建心裏頓覺前麵自己的私念齷齪,為不能領會正使的意圖而慚愧,臉上立馬滲出了汗珠。
大家倒是都知曉楚襄王的典故,但卻誰也不敢多言了。
韋皋掃視了眾人一圈後,道:“本官也不忍掃眾人之興,但也不忍視聽這許多的緋聞軟句。好個巫女峽、巫山廟都被誤解為了雲雨之事,是否是對神女之褻瀆乎?難道這巫山廟隻是唯有如此低俗的意義嗎?”
聽到韋大人這一連串的詰問,眾官吏都啞然無語了。
韋皋原地踱了幾步,把臉轉向了坐在角落裏的才女薛濤。韋皋早就看出了薛濤表情的凝重,判斷出薛濤肯定有不同於一般人的見解。於是,看著她道:
“薛校書,你是才女。你也談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