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九章 技校的作用(1 / 2)

“對於傳道授業,聞爵一向非常積極,為何今日卻如此推諉?”見聞不同意自己的建議,顏文廷頗為疑惑的問道。更新最快

“顏師,這並非是子推辭。先賢管仲曾言: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教書育人,乃是關係國之根本的大事,依子的德行,如何能承擔如此重任。”聞苦笑道。

“聞爵初一入世,便開辦了聞華書院,雖然書院成立時間短暫,但已是頗有建樹。即使因聞爵官職變化,而將書院被迫關停,但聞爵依然在封地盡心承辦族學,而且不限旁聽。

難道這些還不足已明聞爵傳承我族千年文化的良苦用心?”顏文廷道。

“顏師過譽了,子所辦的書院,其實更類似於商行招收的學徒,隻是教授學子們一些做工的技能,是書院其實是不準確的。子其實更希望將其命名為技校,就是專門用來學習一技之長的這樣一種書院。”聞解釋道。

“哦,這種法,老夫倒是首次聽聞,可否請聞爵詳細講來?”顏文廷頗感興趣的問道。

“技校,顧名思義,便是學習技藝的地方,子希望凡是進學的學子,都能學會一門可以安身立命的技藝,而不是如現在這般隻為了做官為讀書。畢竟朝廷需要的官員是有限的,這千軍萬馬闖做官這一條獨木橋,肯定絕大多數人,都是沒有機會的。這萬中選一,也就難免會出現顏師所的讀書無用論。

若是長此以往,我們何談施教下。

從技校的性質來講,它更類似於現在的商行,因為要對技藝有所實踐,所以就會有所產出,雖不一定會做出精益求精的物品,但也是可以有所收入的,這樣學子們就可以一邊學習,一邊賺錢,至少是可以免除求學用的束。

顏師方才也過,我們現階段讀書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幾乎已經將絕大多數寒門子弟,摒除在外。所以,想要讀書,首先就要有一個前提,那便是百姓手中要有餘財。

可現實是百姓們除了種田之外,幾乎沒有什麼來錢的渠道。

若隻是種田,顏師是史學大家,可曾見過自古以來有幾人是依靠種田來發家致富的?

若我們真想施教下,首先便要百姓們富裕起來,這是首要的前提,至於如何做到?其實很簡單,就是要讓百姓們人人都有一技之長,所謂的一招鮮吃遍,的就是這個理。也隻有百姓們都富裕了,他們的子弟,才能安心的求取學問。

顏師以為如何?”聞微笑道。

“哎,聞爵不愧是高人子弟。常言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顏文廷輕歎一聲道:“聞爵的意思老夫明白了。隻是這需要的時間太漫長了。”

“百年樹人啊!隻有將前麵的根基打牢了,才會出現盛世繁華。顏師也無需擔憂,白駒過隙,百年的時光是很快的。”聞寬慰道。

“聞爵高見,隻是看來老夫是無法得見花團錦簇的盛世華章了。”顏文廷輕歎一聲道。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本就是常理,顏師何必執著。”聞笑道。

“聞爵真是豁達!”顏文廷笑道。

“文章千古事,可萬萬急不得,撥苗助長,未必就是一件好事。”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