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近晚時分,太原城裏一連肆虐幾個中午的狂風終於停了,先前在城市空間中漫卷的沙塵與塑料袋也已落停,雲都被吹開去,向晚清澈的空,終於讓這座“國家級園林城市”神似起來。

迎澤湖公園位於城市中心,這座太原城裏規模最大的公園此時還沒迎來它的遊園高峰,園子裏稍顯安靜。

水域占到整個園子1/麵積的迎澤湖,水色褐黃,泛起陣陣魚腥。一座東西向的七孔橋穿湖而過,把湖麵斷成南、北兩個部分。資料記載這是一座建於上世紀60年代的石拱橋,長約60米,寬約6米。

本刊記者驚奇於上個世紀90年代的那次大規模踩踏,如何能在這窄窄的一方橋麵上發生。

“上確實出現了‘女’字雲,當然沒有寫的字那樣規範,就是像。”太原市水利機械廠5歲的李師傅,抓著一罐頭瓶子茶水,站在橋東頭的草地邊,跟《了望東方周刊》記者聊起1991年9月4日七孔橋踩踏事件發生前上出現的雲彩象。

李師傅和大多數聲稱看見“女”字雲的受訪者一樣,都不願透露自己的真實身份,但他們雖在城市的不同地方受訪,而且各不相幹,但所指雲彩方向大致都在太原城的空正中。

更多有關“女”字雲的親曆故事,則在近年陸續被網友發布在網絡的大論壇或者博客上。

“我當放學回家坐在電車上,從車窗看外麵的藍雲彩。發現正當空,有一個大大的‘女’字,旁邊有一團雲繞在一起看不清是什麼。”

“那個‘女’字我也看到了,真的印象特深。我看到的女字旁邊是一個孩形狀,又像一條頭朝上的魚。”

“那時還是上學,大概晚上六七點吧,我們那時上晚自習,大家都覺得好奇……當時我還以為是噴氣飛機做出來的那個女字呢,當晚出事了。”

“上出現一個大大的‘女’字,是母親叫我跟姐姐看的。我家那時在三牆路一帶住,‘女’字就在頭頂上,也就是在太原古城的中心。”

故事二:《紅色的豆腐腦》1000字

我家門口拐彎處有個賣豆腦的地方,那是老字號了,我記得我第一次吃的豆腦就是從哪裏吃的,那裏的豆腦別有一番風味,無論是在哪裏吃都吃不出那種味道了,這難道就是家鄉的味道嗎?

“終於放假了,可以回家了,好想那家豆腦店的豆腦啊!阿芳,有沒有興趣去我家我請你吃。”阿芳考慮了一會兒,同意了。我們一塊回家,一到家我就把阿芳拉到了那家豆腦店,我們點了兩碗豆腦,“對沒錯,就是這個味道,太好吃了,阿芳你快嚐嚐”阿芳嚐了一口,“呀,確實挺好吃的,不過這豆腦怎麼跟平時吃的不一樣啊,怎麼是紅色的啊,不過好好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