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鋒芒畢露(1 / 3)

第七章:鋒芒畢露

這座九州下,儒家勞心勞力,鬼穀一脈欲圖聚攏下大勢,以抵禦外敵,可憐身在局中人,尚且勾心鬥角,樂在其中,人心鬼蜮,不外如是。

儒衫中年歎了一口氣,今日之事,也算是讓那個孩子提起了心氣,不再隱藏封墨,鞘中利劍已久藏,一露鋒芒事事休。

儒衫中年想起當初遇見那個孩子的時候,街邊有一個衣衫破爛的孩子被一群大孩子拳打腳踢,獨自偷跑出來的王子殿下,衝過去推開那群孩子,但雙拳難敵四手,他也被打倒,鋪在那個衣衫襤褸的孩子身上,死死的將他護住。

見王子殿下衣著華貴,那群大孩子心底也是害怕,打了幾下就跑了,王子殿下將衣衫襤褸的孩子扶起來,帶他去了醫館,取下自己母親親手送他的玉佩,換了藥,給那孩子治傷,儒衫中年還記得當時兩個孩子很有趣的對話。

衣衫襤褸的孩子哭著鼻涕都出來了,問:“為什麼幫我?”

王子殿下抹去流下來的鼻血,扔著疼,豪氣幹雲的道:“我輩青年,行走江湖,要的就是一個行俠仗義,該出拳處出拳,該拔刀處拔刀。”

“你被打得很慘。”那個衣衫襤褸的孩子拆台。

王子殿下渾然不覺得尷尬,叉著腰,大笑道:“雙拳難敵四手,人間誰敢稱無敵?勝敗乃是兵家常事,下次我一定能打得過。”

“你還想我挨打?”衣衫襤褸的孩子笑著道,緊緊的抓住手中的藥,抓藥的時候,他一直盯著那一枚玉佩,他是窮苦人家的孩子,但是生性好動,時常跑出來玩,聽那些走南闖北的江湖人江湖事,也知道那玉佩的珍貴,孩子不,卻記在心裏。

王子殿下尷尬的摸了摸鼻子,“別老拆我台啊你,以後我護著你!他們肯定不敢找你麻煩,今他們就被我金鍾罩鐵布衫嚇跑了。”

“你還在流鼻血。”衣衫襤褸的孩子道。

王子殿下閉著嘴,不再話,王子殿下是個知恩圖報的人,更早之前他隨父母出來遊玩的時候,不心走丟了,跑去了一個村莊,坐在田埂上哭鼻子,那個衣衫襤褸的孩那時候父母還在,他偷偷從家裏取了一個饅頭,加了一點鹹菜,“喏,給你吃。”

王子殿下是真的餓壞了,大口大口吃起來,“我以前也走丟了,就在山上,自己摘些野果吃,但是我不哭。”

王子殿下抹去眼淚,驕傲的道:“我也沒有。”

衣衫襤褸的孩子就陪著王子殿下坐在田埂上,一直到侍衛找來,王子殿下記得那個更是給他一個饅頭的同齡人的眼神,沒有羨慕,沒有嫉妒,隻是由衷的放鬆,王子殿下當初很不理解為何是那樣的眼神,反正他從未忘記過他的好。

王城後來四大魔王之一,就有那個泥腿子少年一席之地,除了他和王子殿下關係好之外,其他都是自己爭的,兩個少年曾經許下宏願,他要征服下,他願為他馬踏下。

王子殿下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他本性其實是善良,藏在他心裏的惡念,從未占據上風,隻是隨著他的成長,善念愈發弱,惡念越發強大,下之大勢,王子殿下總是會遇到過不去的坎,那時候他會怎麼辦呢?

收回思緒,儒衫中年的身影隨風消散,陳年的心性,更適合鬼穀派,他記性好,聰明,輔以百家之學,這亂世之中,能走到哪一步都是看他自己了。

陳年離開紀國公府邸之後,並沒有前去丞相府邸,而是去了那座老舊學塾,安靜的坐在亭子裏,嘴角帶著若有若無的笑意,白發中年給他的書,是一本煉氣口訣,和基本的劍術詳解,陳年看得津津有味,但是並沒有嚐試修行,而是遞給了高召,“是煉氣口訣和劍術詳解,老高你可以看看。”

高召站在原地不同,這是王上的機緣,他不敢取。

陳年淡淡的道:“我暫時不想修行,那個當和尚的道士,我一旦開始修行,便要讓那些自詡驕之人瞠目結舌,給你看看,又不是真給你,猶豫什麼?”

高召這才結果,那個白發中年連他都看不出深淺,必然是極為強大的世俗之外的修士,若是真的看中自家王上,那麼王上想要做的事情,就會簡單那麼一點。

老王上年富力強,就真的是會勞累致死?

王後來曆不凡,本身就是修士,豈會被一個凡俗丞相輕易坑害致死?少年時期的王上本就知道,他很清楚,所以王上對於修士並無好感,甚至可以是憎惡,不恨他們不講規矩,隻是恨他們害死了自己的娘親。

高召將書收入懷裏,並沒有著急觀看,問道:“王上今日為何不許老奴殺了那不知高地厚的修士?”

陳年眯了眯眼,淡淡的道:“他們修行之人要講因果,將來我大虞鐵騎踏破他山門之時,便是還這因果之日,至於那個白癡以為是殺了那個人是斬斷和他的因果,那真是愚不可及,若世俗之外都是這等人,我不用修行,也可將他們一網打盡。”

言外之意,就是若果都是這樣的傻子,那他真的可以單憑陰謀詭計殺死他們。

陳年走進學堂,溫先生最喜歡的戒尺還放在上邊,已經布滿灰塵,陳年拿起戒尺,仔細的擦幹淨上麵的灰塵,那張略顯猶豫的臉龐之上,終於露出一抹笑容,“走了,回宮。”

藏拙太久,都以為他是一個不爭氣的年輕王上,隻是傷心過度才白了頭發,陳年背著雙手,邁著八爺步,高召亦步亦趨的跟在年輕王上身後,寶劍藏鋒已久,是該出鞘的時候了,年輕人就應該有年輕人的熱血,總是暮氣沉沉的多不像話,以王上的樣貌,若是多些朝氣,那才是真的濁世佳公子。

紀國公府的糕點和月餅,年輕王上都留著呢,當晚上年輕王上便去讓高公公詢問了臥虎賑災事宜,並問了聶丞相一些事情,例如,往年賑災是如何處理,有了問題又該如何去做,官員辦事不利又當如何。

當然代為問話的自然是高公公,王上在在紀國公府受了氣,他作為大內總管,又是年輕王上的親信,王上喜歡美麗女子自然是無妨的,可不能因為女子,便失了王上尊嚴,該出氣還是得出去,王上不怎麼精通政事,但是他高召好歹也是老王上的心腹,隻需要他高召提點一下年輕王上,對付紀國公還不是手到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