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誌同道合?(1 / 2)

蔡全是一個聰明人。

隻不過,他的聰明程度也有限。

他壓根兒就沒想明白,想動他的人,根本就不是素娘,而是蔡仍,否則就憑素娘這麼一個無權無勢的弱質女人怎麼可能鬥得過他?

當然,這也跟蔡全對蔡仍的認知有關。

在蔡全眼中,蔡仍還是以前的那個單純少年,不可能有這樣的心智,蔡仍之所以這麼對他,完全是受了素娘這個“心機婊”的蠱惑。

蔡全怎麼也沒想到,是因為蔡仍想疏遠他、想從他手上收回至關重要的財權,他才完敗給了素娘。

吩咐完蔡全和素娘交接錢財和賬本之後,蔡仍就去了蔡家老四也就是蔡絛的住處。

這蔡絛也是一個很不簡單的人,先不提他在曆史上曾借蔡京之名主持過一段北宋王朝末期的朝政,隻他留下的兩本著作《西清詩話》和《鐵圍山叢談》,前者是水平極高的評論詩歌作品輯錄,後者則是研究宋朝的重要史料——蔡仍所掌握的宋史,也有很多就是從蔡絛留下的《西清詩話》和《鐵圍山叢談》中得到的。

第一次看《鐵圍山叢談》時,蔡仍如獲至寶,所以見到《鐵圍山絲談》的作者蔡絛之後,蔡仍多少有些激動!

見此,蔡絛打趣道:“怎麼,這才大半個月不見,六弟就這麼想我?”

原來——

原來的蔡仍住進了鳴鑾堂之後,蔡絛曾來看過蔡仍一次,也代替蔡府簡單招待過蔡仍。

因此,原來的蔡仍之前實際上是見過蔡絛的。

隻不過,那次見過了之後,自視極高的蔡絛,覺得原來的蔡仍的學問是不錯,但人過於呆板木訥,難成大氣,所以便不再跟原來的蔡仍接觸了。

這裏麵其實也有原來的蔡仍的一部分原因——因為蔡京、蔡卞之爭,雖然住進了鳴鑾堂,但原來的蔡仍一直對蔡家人刻意保持著距離,甚至帶有一點敵意,這讓本就對蔡仍不怎麼感冒的蔡絛,更不願意在蔡仍身上浪費時間了。

這麼吧,如果蔡仍不穿越,那原來的蔡仍跟蔡家人是絕尿不到一個壺裏的。

因為蔡仍出現救了趙福金、打了蔡鞗、得了蔡京和蔡翛的認可,蔡絛才會再次邀請蔡仍過府一敘。

蔡仍施了一禮,道:“確實有些想念四兄了,上次與四兄一談,弟深有感觸,最近我還特意拜讀了四兄的《西清詩話》。”

蔡絛詫異道:“六弟看了我的《西清詩話》?”

蔡仍道:“上次與四兄分別了之後,弟便差人去買了四兄的《西清詩話》,在科考之餘一直在拜讀此書,現已看完,四兄在書中評東坡“詩才宏放,宜與日月爭光,凡古人所不到,發明殆盡,萬斛流泉,未為過也”,又雲“黃山穀詩,妙脫蹊徑,言侔鬼神,無一點塵俗氣。”,弟深以為然。”

舊黨,又稱元祐黨,是反對變法的政治派別,具體來,就是指元祐年間高太皇太後垂簾聽政時任用的一批大臣,他們這些人以司馬光為首,包括在後世非常有名的蘇軾、蘇轍、黃庭堅等人,他們全麵廢除王安石變法。

與元祐黨相對立的是宋神宗元豐年間支持變法的一派,時人稱他們為元豐黨,也稱新黨,蔡家包括蔡卞這一枝全都是標簽鮮明的新黨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