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大事記(2 / 3)

每逢初七,林靈素就召開會議,重複講解三洞道經與玉清神霄王降生的故事,每設大齋動用的費用都高達數萬緡,稱之為“千道會”。

林靈素又弄出了幾起諸如“青華王晝臨壇”、“火龍神劍夜降內宮”等神跡,令京師士民皆信道教。

林靈素還鼓動趙佶令在全國範圍內興建神霄玉清萬壽宮,沒有道觀,就將佛寺改建,一律在殿上設長生大帝君、青華大帝君等神霄係神像。

總之,林靈素極力推廣道家,甚至提出了:將佛家合並入道家,佛刹改為宮觀,釋迦牟尼像改塑原始尊,菩薩改大士,羅漢改尊者,和尚一律蓄發頂冠執竹簡,改行做道士。

趙佶則對林靈素言聽計從,不僅又冊封林靈素為溫州應道軍節度,還給林靈素加號為“金門羽客”、“通真達靈元妙先生”、“太中大夫”、“凝神殿侍宸”、“蕊珠殿侍宸”、“衝和殿侍宸”,並下詔:改佛教為道教,改換服飾,左右街道錄院改作道德院,僧錄司改作德士司,隸屬道德院。

做這些,趙佶還覺得不過癮,於是他又下令,讓道籙院冊封他自己為“教主道君皇帝”,由他執掌道教,讓道籙院把後宮的郭皇後冊封為金庭教主、孟皇後冊封為華陽教主。

現如今正是林靈素、趙佶等人折騰得最歡的時候,東京汴梁城被他們搞得烏煙瘴氣。

……

第二件事,宋金已經接上了頭,準備進一步談聯合伐遼。

可就在這個當口,有一個消息傳來。

這個消息就是,“契丹已割遼東地,封女真為東懷王”,雙方有意修好。

趙佶等人聽到這個消息,趕緊去通知已經出發了的宋使,暫停與金人接觸。

後來,邊界的人也不知從哪聽的,遼主耶律延禧有亡國之相,並將此事報告給了朝廷。

趙佶等人一商量,於是派王堯臣帶了兩個畫家跑去繪製耶律延禧的畫像。

等王堯臣等人帶著耶律延禧的畫像回來,對趙佶:“遼主看著不像人君,若以相法言之,遼國亡在旦夕之間,官家應迅速起兵伐遼。”

趙佶聽了,非常高興,重賞了王堯臣等人之後,又讓停下來的宋史繼續出使金國,商量聯合滅遼一事……

……

第三件事,宋軍在劉法大敗了之後,重整旗鼓,又與西夏軍戰於靈武,結果重創了西夏軍,衡山地區的大部分已經落入宋手,宋軍隻要再加一把勁,就有望滅掉西夏,趙佶在高興之餘,命西軍修整,準備跟西夏決戰,一舉收複失地。

……

第四件事,趙佶又抬舉了蔡攸,下詔蔡攸為開府儀同三司,蔡攸離宰執之臣又進了一步。

而蔡攸也投趙佶所好,正式提出:“所謂人主,當以四海為家,太平為娛,歲月能幾何,豈可徒自勞苦。”

趙佶深納蔡攸之,下令加大力度在全國範圍內收集奇花異石、珍奇異獸充入他的艮嶽當中。

……

除了這四件大事以外,還有兩件事,兩件跟蔡仍有關的事:

第一件。

宋江一夥,懲治貪官,殺富濟貧,聲勢日盛,如今他們在沂州(後世山東臨沂)與官軍周旋年餘了之後,已經流竄到了京西北路的濮州境內,直逼京師。

趙佶震驚,下令中央禁軍出兵,圍剿宋江一夥。

而蔡仍所在的防區,離濮州不遠(這其實也是當初蔡仍挑這個防區的原因之一),也在備戰的序列範圍內。

第二件。

蔡仍的香皂火了,而且火得一塌糊塗,火到九十九緡一盒(兩塊)都供不應求,火到李和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漲價將價格都漲到了一百九十九緡一盒都不能打消搶購者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