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到了蔡仍這裏,僅僅過了半個來月,升官的聖旨就下來了,關鍵是蔡仍還沒有任何運作,這也太奇怪了。
再有,蔡仍萬萬沒想到,趙佶和北宋朝廷這次會這麼大方,不僅給自己升到了武官第十四階讓自己進入橫行正使行列,竟然還給自己封了一個濟州觀察使的正任官。
記住,這是正任官,不是遙郡官。
遙郡官品隻是武階官的榮譽加銜,不用去上任,但按虛銜遙郡官品發放俸祿。
而正任官雖然也都作為虛銜,但是指武官已除去武階官品階,依據正任官品級領取俸祿,並取得擔任相應的武官實職差遣,實際上類同武階官品級。
因此,蔡仍的這個觀察使含金量還是非常足的,甚至,蔡仍能從北宋朝廷給自己定的濟州觀察使上看出,北宋朝廷有可能讓自己去濟州駐紮,以鎮壓剛剛發生起義的濟州,防止宋江起義軍死灰複燃。
這麼吧,趙佶和北宋朝廷很可能會將濟州一州之兵全都交給蔡仍統製。
到那時,蔡仍就可以統製一廂上萬人馬了。
這樣一來,蔡仍雖然不能成為一方諸侯,但卻有機會經營一州兵馬——並沒有調兵權,調兵權屬於樞密院,並且調動時通常是由文人調管,由太監監軍,實際上隻有訓練和統製權。
可這在極力限製武官權力的宋朝,就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權力了。
這也是蔡仍一直以來追求的權力。
蔡仍是真沒想到,這個權力會下得這麼快、這麼突然、這麼蹊蹺。
後來,通過賄賂傳旨太監,蔡仍才知道,自己的職位升得這麼順利,竟然跟招安宋江義軍有很大的關係。
蔡仍將燕青派出去一打聽,才知道,敢情河北招討司招安宋江義軍並不順利。
倒也不是,宋江義軍不接受招安——五馬山上已經快斷糧了,又有宋江當人質,因此,五馬山上的人對於招安還是很積極的,他們甚至派柴進來回奔走,與河北招討司商量招安事宜。
不過——
雖然這樣,但招安談得仍不順利。
北宋朝廷那邊最初的意思是:新降之人,未效功勞,不可直接加爵,可待日後征討,建立功勳,量加官賞。現今,叛匪還有上萬數之眾,不得不防。可將宋江等所部軍馬拆開,分作五路,山東,河北,分調開去。
這其實也是北宋朝廷必然的想法和思路,人招安了,可是心不一定招安了,所以北宋朝廷的戒備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宋江義軍人的想法就不是這樣了:我等投降朝廷,都不曾見些官爵,便要將俺弟兄等分遣調開。俺等眾頭領,生死相隨,誓不相舍!如果非要這樣,那我們還不如死守到底。
如此一來,雙方的談判就陷入了僵局。
後來,河北招討司將這些情況上報給了北宋朝廷。
王黼和童貫一商量,認為:宋江義軍之所以敢漫要價,是因為河北招討司的人威望不夠,震懾不住宋江義軍,此事還需消滅了一半宋江義軍、深入虎穴擒住宋江的蔡仍出馬,才能徹底解決。
而河北招討司的一眾人等,在跟宋江義軍交手了數個回合一點進展都沒有了之後,也怕跟宋江義軍談不攏,促使宋江義軍複反,進而前功盡棄,而且,河北招討司的人也實在沒想到,北宋朝廷打的主意不是全部招安宋江義軍,而是要將宋江義軍打散了,變得沒有威脅,如此一來,招安宋江義軍的難度無限變大,大到河北招討司的人都不敢接這個任務了。
所以,北宋朝廷和河北招討司一番商量和推諉之後,招安宋江義軍的事就又推到了蔡仍這裏。
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宋江義軍竟也同意由蔡仍來跟他們談招安的條件。
北宋朝廷的意思是給宋江一個安撫使的虛職、武德大夫的級別。
因此,負責招安和震懾宋江義軍的蔡仍,級別怎麼也不能比宋江低。
在這個基礎上,北宋朝廷就給蔡仍升了一個右武大夫濟州觀察使,可以壓宋江一頭。
另外,也正跟蔡仍猜測得一樣,北宋朝廷已經想好了,如果蔡仍真能招安了宋江義軍,就將宋江義軍劃到蔡仍名下,由蔡仍統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