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南仲話都已經得這麼直白了,李清照就是再有一肚子話,也不能揪著蔡仍個不停了。
趙明誠站出來邀請蔡仍道:“子因有要事,我們夫婦自然不能強留,但待子因忙完正事,不妨到我府上一敘,咱們好好探討一下詩詞,可好?”
蔡仍回道:“蔡仍求之不得,嗯……我明日、後日都有約,不知大後日賢伉儷可有時間?”
不等趙明誠話,李清照就道:“有時間,我夫婦二人掃榻以待。”
見李清照已經替他答應了,趙明誠也隻能道:“那就後日,我和內子略備薄酒,等子因到來。”
如此敲定了之後,蔡仍和耿南仲便與趙明誠和李清照告辭,蔡仍又讓劉錡先回去,明日再來鳴鑾堂找自己。
一路無話。
蔡仍隨耿南仲見到趙桓時,發現趙桓身邊有很多人——不僅太子妃朱璉在,還有朱璉的父親武康軍節度使朱伯材,以及一大堆蔡仍不認識的人在。
見蔡仍到來,趙桓立即擺出一幅禮賢下士的架勢向蔡仍走來,然後拉著蔡仍的手給蔡仍介紹眾人。
經過趙桓介紹,蔡仍才發現,這些人大多都是朱氏的核心人物。
這其中有兩人引起了蔡仍的注意——一個是朱璉的父親朱家當代家主武康軍節度使朱伯材,另一個是朱伯材的親弟弟辟雍外學學正朱伯良。
朱伯材自不用,身份在那裏,蔡仍不可能不注意他。
而這朱伯良嘛,其品級其實也就跟蔡仍相似,也沒什麼實權,按蔡仍應該看不上他才對。
可事實卻不是這樣。
朱伯良的品級雖然一般,權力也不大,但他卻有一個別人全都沒有的優勢。
學正是在太學(也包括外學)在內掌執行學規考校訓導的文官,他的職責相當於後世的大學教導主任。
可以,學正是對太學內的太學生最了解的人。
蔡仍現在最缺的就是這樣一個人——他馬上就要去辟雍外學去挑人才了,沒個知根知底的人幫他找,他怎麼能挑到合適的人才?萬一挑幾個陳東、歐陽澈那樣的忠於趙宋的刺頭,不等自己這邊造反,那邊他們就將自己舉報了,逼自己不得不提前造反。
所以,蔡仍對朱伯良很是客氣,且露出深交之意。
趙桓等人看到這一幕,無不滿臉笑意,讓蔡仍有些摸不著頭腦。
後來,朱伯材等人對著蔡仍一頓詢問,差點讓蔡仍當場交出生辰八字,蔡仍才反應過來,這幫家夥有可能是要給自己親。
事實上,這段時間,蔡仍經常碰到這種事。
不誇張的,不少人都想將女兒、妹妹嫁給蔡仍這個鑽石王老五。
可蔡仍全都委婉的推辭了。
別誤會,蔡仍不是不想娶親,也不是有所謂的精神潔癖接受不了封建婚姻。
恰恰相反,蔡仍一點都不在乎這個——蔡仍早就想通了,在這個封建社會,隻要有權有錢,想要什麼樣的女人要不到?等過幾年下大亂,他有權有錢,更是想要什麼樣的女人都能隨便挑了。而如果娶到不合心意的,等有機會再換一個就好了。所以,對蔡仍而言,娶誰其實都一樣。
這樣一來,蔡仍考慮得就不是不娶和精神潔癖這些沒用的了,他考慮的是,怎麼才能娶一個有權有勢人家的姑娘,怎麼才能通過自己的婚姻讓自己進一步壯大。
事實上,蔡仍最想娶的是王黼、童貫、高俅、梁師成、蔡攸……蔡攸就算了,蔡仍的胃口是好、食譜是雜,但還不至於將手伸向的侄女,所以蔡仍想娶的是王黼、童貫、高俅、梁師成、鄧洵武、鄭居中他們這樣的權臣的嫡女、嫡孫女,想要獲得他們的政治助力。
隻可惜,童貫和梁師成是太監,沒有女兒,而王黼和高俅又沒有合適的女兒、孫女,鄧洵武和鄭居中倒是有,可蔡仍隱隱記得這兩個人在這一二年內就會相繼死去,娶他們家的姑娘也借不上什麼大力。
最近,蔡仍正在想,是不是幹脆娶李邦彥的女兒算了,再怎麼李邦彥也是趙佶的寵臣,並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權力中樞。
可蔡仍又有點不甘心,因為李邦彥雖然一直在權力中心,但李邦彥短時間內又一直不能摸到真正的實權,等他好不容易熬到太宰之位,已經是靖康年趙桓當皇帝的時候了,那時候黃花菜都涼了,因此,李邦彥對自己的幫助實在是有限,遠沒有童貫、王黼、高俅、梁師成、鄧洵武、鄭居中他們的幫助大。
就是因為這樣一直找不到合適的人,蔡仍的婚事才一直沒能定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