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與哪哪都不讓他滿意的趙桓相比,趙佶真的更喜歡哪哪都跟他極為相似的趙楷,他甚至動過要換掉趙桓讓趙楷當太子的念頭。
可一來,趙桓雖然不討趙佶喜歡,但趙桓在當太子期間並無大錯,沒給趙佶換太子的借口,二來,趙桓的太子之位當得太久了,身邊已經聚集了一股不的政治力量,如果冒然換掉趙桓,勢必要引起這股政治力量的反抗,與大宋的江山社稷不利,三來,趙佶太年輕了,而且,趙佶心情一直都非常愉悅,又注重保養他自己,以至於趙佶的身體非常好,因此,趙佶不著急處理這些事,在趙佶看來,到底讓誰來繼承他的大寶,他可以慢慢考慮。
所以,趙佶並沒有著急表態,也沒有要培養趙桓扶植趙桓的意思。
在這種情況下,哪怕蔡仍在趙佶眼中並沒有那麼重要,趙佶也沒必要將蔡仍推給趙桓,壯大趙桓。
可隨著時局的發展,事情有點不受趙佶控製了。
當初,蔡京在位之時,既不站邊太子趙桓,也不站邊鄆王趙楷,趙佶可以不表態,可以玩平衡。
但蔡京致仕了,換上了由梁師成推上位的王黼當宰相,梁師成支持的趙桓無疑就要蓋過趙楷一頭。
這種事,趙佶可能並沒有感覺到——趙佶還不知道,王黼和梁師成是穿一條褲子的,是裏應外合從他身上獲得大宋最高權力的。
王黼做得也很隱秘,他隻是在一個恰當的時機跟趙佶:“官家,現在是收複燕雲的關鍵時候,穩定大於一切。”
然後,趙桓再跟趙佶一頓哭訴他自己的處境有多艱難,想要請辭太子之位。
趙佶自己就會去考慮:“這時候儲君不穩,會對時局有著巨大的影響,不利於收複燕雲,為了我大宋的百年大計,不如暫且先對桓兒好一點,等收複了燕雲之後,再去慢慢考慮誰更適合當太子也不遲。”
於是乎,就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趙桓求趙佶為蔡仍和朱慎賜婚,趙佶也就答應了。
可趙佶雖然答應了,但卻並不是心甘情願的。
如此一來,蔡仍的表忠心,頓時就讓趙佶龍顏大悅了。
不過趙佶並沒有接蔡仍的話茬,而是道:“你蔡氏一門,忠膽義肝,你伯父和你父親都曾是朕的肱骨大臣,為大宋立功甚偉,你又為朕招安了叛匪宋江,朕不能不為你計深遠。”
頓了頓,趙佶又道:“我讓人打聽過了,那朱慎不僅人長得漂亮可人,難得的是一個好性子,是一個賢女子,娶妻當娶賢,不能隻看家世,再者,朱家也是名門望族,配你蔡家,也不算委屈了你,唯一有些差強人意的是,朱伯良是庶出,朱慎不算朱家嫡女,可有朕賜婚,娶個庶女,也不算辱沒了你。”
蔡仍道:“陛下日理萬機,能在百忙之中為臣之婚事費神,臣萬死無以為報。”
趙佶的笑容更燦爛了,覺得蔡仍很識時務、很會話。
趙佶道:“朕可是聽很多人過,你是當今第一文學大家,朕讓你即興作一首詩,不算難為你吧?”
蔡仍立即大拍趙佶馬屁道:“陛下才是當今第一文學大家,臣哪裏當得起如此謬讚。”
趙佶大笑道:“少恭維朕,朕隻給你七息時間作詩,現在隻剩三息了。”
蔡仍聽言,心思電轉,很快就道:“日月堯大,璿璣舜曆長。側聞行殿帳,多集上書囊。”
趙佶一聽,心道:“堯:太平盛世……璿璣:舜帝時測之器……舜曆長,謂朕在位時間像舜帝那麼長……側聞:間接聽……多集上書囊:以漢文帝集書囊作宮殿帷帳的故事來頌朕節儉……”
想明白了蔡仍詩中的意思,趙佶既喜愛蔡仍的急智,又忍不住打壓蔡仍道:“愛卿也是一阿諛奉承之輩,朕哪裏節儉了,朕怎麼不知道?”
蔡仍當然不能:“這詩是李清照歌頌你兒子趙構的,我為了顯示我的急才取得你的好感直接照搬過來的,因為沒有時間細想,所以也隻能歌頌你節儉。”
蔡仍心中一動,強加解釋道:“臣聽,陛下不久前下過一道聖旨,宮中各種用度酌情裁減,陛下如此,不是節儉嗎?”
趙佶是下過這麼一道命令,可那隻不過是走個形勢罷了,宮中並沒有哪裏真的裁減,趙佶和他的後宮佳麗三千照樣鋪張浪費,艮嶽也照樣如火如荼的建設。
可趙佶總不能跟蔡仍:“我下那道聖旨,就是向那些反對出兵收複燕雲的臣子表明我收複燕雲的決心,並不是真心節儉。”
趙佶隻能主動差過蔡仍歌頌他節儉一事,轉移話題道:“既然愛卿起收複燕雲一事,愛卿又是一個懂兵之人,那不知愛卿對收複燕雲一事,怎麼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