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超擢(求訂閱!)(2 / 2)

北宋王朝的兵部其實沒有多少實權,主要是起草一些各地兵營文書、糧草往來、中下等兵種嘉獎、訓練新軍等,曾短暫出任兵部尚書的蘇軾就曾言此職無權:“武選隸於官,兵政總於樞輔,故司馬之職,獨省於文書。”

也就是,北宋王朝的實際兵權歸於樞密院。

因此,方瓊主政兵部,雖有報國之誌,奈何處處受製於宋朝的製度和機構設置。

可盡管如此,方瓊還是多次提出強化軍隊訓練、各兵團應建立快而猛的騎兵營、遠而準的弓箭營、增強邊境防備、重用青年軍官等一係列強軍方案。

而且,方瓊是少有的想改善中央禁軍武力的人——他曾上萬言書提議重整中央禁軍、加強中央禁軍訓練用以恢複中央禁軍的戰力,隻可惜,這一提議被高俅等人阻止了。

綜上種種,方瓊認為,盡管蔡仍年輕,但蔡仍是中央禁軍的希望,也是大宋的希望。

而且,方瓊曾與蔡仍有過接觸,深知蔡仍之才華,不能用年齡去限製。

所以,方瓊才在這個關鍵時刻站出來,力挺重賞蔡仍。

王黼其實不想讓趙佶如此重賞蔡仍,因為,賞無可賞、封無可封功高震主了之後,要麼就是趙佶殺蔡仍,要麼就是蔡仍反趙佶,絕無第三種結果。

因此,如果趙佶真喜歡蔡仍,就更不應該這麼升蔡仍的官了,甚至,在必要之時,還應該打壓一下蔡仍,這才是真正的帝王用才之道。

可王黼剛想站出來,在趙佶身後的梁師成就輕輕搖了搖頭。

是的。

梁師成不想王黼出來擋蔡仍的道。

如今擋蔡仍的道就是擋梁秉聰的道——捷報送到東京汴梁城的同時,蔡仍就給梁師成送來了一封私信,信中隻有一句話:“此戰秉聰我世兄立功甚偉。”

換而言之,蔡仍這是告訴梁師成:這次升賞,有梁秉聰的一份,而且是很大的一份。

在這種情況下,梁師成怎能不為蔡仍謀功?

其實,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梁秉聰雖然缺戰功,但以梁師成的本事,梁秉聰去哪都能“立下戰功”。

最重要的是,對趙佶極為了解的梁師成知道,蔡仍在這個當口,立下如此大功,已經不是任何人能擋得了道的了,趙佶此次必定會重賞蔡仍。

所以,梁師成不僅阻止王黼站出來,他還上前一步,聲提醒趙佶道:“官家,您與蔡觀察曾有過冠軍侯之約。”

經梁師成這麼一提醒,趙佶突然想起那蔡仍:“史上的能臣名將如過江之鯉,但臣隻崇拜冠軍侯一人,臣之心願便是效仿冠軍侯封狼居胥,使我大宋的疆土超越漢唐。人生不在於長短,隻在於精彩與否,如果蔡仍能封狼居胥,能使我大宋的疆土超越漢唐,蔡仍願意隻活到二十四歲。”

想起那時蔡仍真摯宛如赤子的臉龐,趙佶瞬間就變得堅定了:“蔡仍敢當冠軍侯,朕難道不敢當漢武帝嗎?”

念及至此,趙佶道:“擬旨。”

“朕惟治世以文,戡亂以武。而軍帥戎將實朝廷之砥柱,國家之幹城也。乃能文武兼全,出力報效詎可泯其績而不嘉之以寵命乎。不意朕訪邊務,叛匪方臘亂我東南,爾援以大捷,壯我大宋之威。茲特授爾為宣正大夫金吾軍承宣使江、淮、荊、浙等路招討使,錫之敕命於戲,威振東南。深眷元戎之駿烈功宣大宋,用昭露布之貔熏,暫錫武弁,另加丕績,欽哉。”

“噝~”

眾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宣正大夫也就算了,趙佶竟然還給了蔡仍一個承宣使的落階官,這可是武臣仕途上的一個“突破”,從此以後,蔡仍就是大宋屈指可數的幾個頂級武官了,是可以成為大軍統帥的頂級武官,以他現在的級別完全可以去陝西六路中的任何一路充任帥臣(即分區司令)。

更關鍵的是,趙佶還給了蔡仍一個江、淮、荊、浙等路招討使的差使,這就更讓人膩味了——按,趙佶將東南的戰事完全交給童貫讓童貫組建江、淮、荊、浙等路宣撫司,就不該另行任命江、淮、荊、浙等路招討使,因為這兩者之間明顯有職權重合的部分,而且還有從屬不明的隱患。

一些人甚至想不明白,趙佶為何會發布這樣模棱兩可的任命?

隻有極為熟悉趙佶的梁師成等人才能隱隱猜到,趙佶如此,很有可能是因為趙佶對蔡仍有更大的期待,甚至有可能是期待蔡仍以一己之力就平定了東南,然後趙佶就可以繼續他的收複燕雲之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