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二十軍(求訂閱!)(2 / 2)

但自從勝捷軍另行取得“勝捷軍”的番號之後,它的給養和軍餉都由樞密院直接關發,在數量、質量、關發日期和其他待遇上都比西軍本部的各軍來得優厚。

勝捷軍受到的這些與眾不同的待遇,使人看起來,它和其它西軍,就好像是領樞密院事童貫的一個領養兒子,一個受到幹爸爸特別寵愛的義兒。

人們或者可以把這些特殊待遇看成為一種“補償”。

要補償,也不無理由。

睦州的決戰,勝捷軍的對手是那些狂熱的宗教徒,他們在絕望之下爆發的戰鬥力,那是極為可怕的,以致在幾個月的戰鬥中,勝捷軍損折了將近三分之一的兵馬,後來在睦州城外青溪幫源洞附近的一場決戰中,它又折損了留下來的三分之二人馬中的半數。

在這麼短時間內一下子損失了這麼多的人馬,自西軍成軍以來,這還是極為罕見的事情。

勝捷軍受到這樣大的損失,理應向上峰取得補償。

這似乎也已經成為官場中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了。

其實——

單就補償一點而論,勝捷軍的將士們自己早就取得了——他們每攻陷一座城市以後,就要放手進行一次洗劫,把公私財物,一概囊括進自己的腰包。

青溪幫源洞一戰,方臘義軍英勇抵抗,但最後還是被宋軍誅殺一空,方臘義軍的家屬,被他們把身上最後一條布條都“清洗”掉了,然後把裸著的屍體懸掛在樹林問,謊稱她們是自殺的。

這樣懸掛著裸屍的樹林綿綿不絕,竟達幾十裏之遙。

何況勝捷軍的將士除了自行取得補償外,還可以取得官方合法化的補償,例如:優加物質上的賞賜,準予擴大官兵名額,增加軍餉,升擢高級軍官等等。

為權貴們效勞,一向是一場現買現賣的交易,雙方互不賒欠。

而以童貫之權之誌,對於供他自己驅使的鷹犬,自然不會虧待。

事實上,童貫已經準備好,將勝捷軍擴為滿員五萬的大軍,並將準備將它打造成淩駕於西軍和金吾軍之上的一支軍隊。

童貫如此,其實也有其不得已的苦衷。

雖然長期在西軍中以監軍的資格參與對西夏和青唐羌族諸領袖的戰爭,但實際上早期的童貫卻是一個有名無實的“監軍”。

而且,童貫早就發現,西軍的首腦們,無論是較早的統帥劉法、劉仲武,還是後來的統帥種師道,以及有資格與種師道競爭統帥地位的姚古,盡管他們內部之間也有矛盾和鬥爭,但對於童貫,他們都采取了同樣的原則,那就是“敬而遠之”——他們把童貫當作鬼神,表麵上很尊敬童貫,卻不讓童貫在實際軍務上沾邊。

關鍵是,狡猾的西軍將領們,決不利用童貫拉攏他的關係來壓倒競爭的對方——靠攏童貫雖然立刻就可以增重平秤上自己一邊的砝碼,但是這違背西軍傳統的道德觀念,他們如果這樣做了,首先就要喪失自己在軍隊中的聲譽,以後再也無法統率全軍。西軍是一支排外性很強的軍隊,有矛盾也隻限於內部,外麵的人,如果沒有一點淵源,很難插手進來,即使朝廷派來的大員也不例外。

很早以前野心很大的童貫,就明白,他要打進西軍,做一個名符其實的實力派,必須拿出水磨功夫。

所以,多年來,童貫把自己的親信例如王稟、如王淵、如辛氏兄弟安插在軍隊的要害部門,又把西軍中的材武之士努力拉到自己的一邊來,使之成為自己夾袋中的人物。

這才有勝捷軍的誕生。

童貫對於勝捷軍的期待值很高——他原準備以勝捷軍為中心,收複燕雲。

隻不過,出現了兩件事,打亂了童貫的部署。

第一件就是,方臘起義突然爆發,童貫不得不派勝捷軍去剿方臘。

第二件就是,童貫因為趙佶重新啟用朱勔父子繼續搜集花石沉湎如故勸諫又不聽而跟趙佶慪氣,進而致仕。

這就導致,童貫手上的第一王牌,不僅戰損嚴重,還沒有得到及時的恢複,並且因為沒人管,而使得他們慢慢走向沒落,收複燕雲的主力部隊,就這麼垮了。

勝捷軍的一眾軍官聽金吾軍也來到京口了,私下裏一商量,決定給蔡仍接個風、洗個塵。

要知道,蔡仍現如今可是大宋軍方數得上數的幾個大佬之一,關鍵是,蔡仍太年輕了,未來很可能就是大宋軍方的第一人,他們這些混軍圈的,不準什麼時候就會成為蔡仍的部下。

再加上,勝捷軍的一眾軍官都發了一筆橫財。

所以,勝捷軍的一眾軍官準備給蔡仍辦一個盛大的歡迎會。

而蔡仍,早就想來勝捷軍揮舞自己的鋤頭了,因此自然不會拒絕勝捷軍一眾軍官的邀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