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收複燕雲統帥(下)(求訂閱!)(2 / 2)

童貫這麼一,趙佶才意識到,童貫已經這麼老了,跟童貫同期的蔡京、鄧洵武等人,離開朝廷的離開朝廷、死的死,如今朝中的老臣隻剩童貫、鄭居中等寥寥數人了。

童貫繼續道:“北上收複燕雲一戰,乃是國運之戰,乃是生死之戰,乃是動用全國大半之兵之戰。”

趙佶道:“這些朕都知道。”

童貫搖搖頭,道:“官家,您還不清楚此事的嚴重性。”

趙佶一怔,道:“嚴重在何處?”

童貫字字誅心道:“此戰若勝,官家您就是大宋第一帝,此戰若敗,官家您可能就是大宋的罪人。”

趙佶聽了,神色立即變得凝重起來!

童貫得這些,趙佶不是沒想到,不過由童貫出來,還是讓趙佶嚴肅起來!

童貫又道:“官家,如此重要之事,您能放心將之交給一個才二十一歲的年輕人手上嗎?”

趙佶如遭雷擊,他心道:“是啊,蔡仍處事穩當幹練滴水不漏,朕都快忘了他才二十一歲,讓這麼年輕的蔡仍去做這麼重要的事,是不是太過兒戲了?”

見趙佶沉思,童貫就知道,他擊中了趙佶的軟肋,他隻需繼續擊打這裏,就能取得勝利。

所以,童貫繼續道:“老臣黃土已經埋到了脖子,就算讓老臣再活,老臣又能活多久?三年?五年?十年?”

童貫又道:“老臣都已經這把年紀了,野心能有多大?能協兵造反嗎?”

“造反?”

這個任何皇帝都會敏感的詞,立即就使得趙佶的神色一肅,他道:“愛卿此言何意?誰要造反?”

童貫沒有猶豫,就道:“老臣不知。”

趙佶眉頭一皺,道:“那你剛剛那番話是何用意?”

童貫答道:“老臣隻是想提醒官家,該防的,一定要防。”

趙佶看著童貫,明知故問:“防什麼?你給朕得清楚些。”

童貫聽言,“噗通”一下跪在地上,然後匍匐在地,道:“神宗皇帝有祖訓,收複燕雲者王。老臣抖膽問官家一句,如果收複燕雲的人是冠軍伯,官家您遵從祖訓嗎?”

趙佶聽罷,不免有些遲疑:“封才二十一歲的蔡仍為王?這怎麼可以?但是……如果蔡仍真收複燕雲,不封蔡仍為王,又是違背祖宗遺訓,讓下人怎麼看朕?”

見趙佶遲疑,童貫就心中有數了,他又道:“退一步,如果冠軍伯真收複了燕雲,就算不給冠軍伯封王,一個太尉加公爵,總歸該給吧?”

趙佶心道:“這是要封賞的,否則,也太不過去了。”

見趙佶沒有否認,童貫便清楚他又猜對了,他繼續道:“按,如果立下如此大功,給一個太尉加公爵的封賞,並不為過。可是……”

趙佶問:“可是什麼?”

童貫突然抬起頭,道:“可是,這已經是武官能達到的極限了。”

趙佶心裏“咯噔”一聲,他心想:“對啊,這已經到頂了,下一步就隻能是封王了。”

童貫悠悠地又道:“官家,老臣不僅年近七十,還是一不完整之人,無子無孫,老臣之所以還想在古稀之年率領王師北上收複燕雲,隻為報答官家的知遇之恩,並無它意。冠軍伯不是老臣,他年輕力壯,子嗣昌盛,若他真是到了賞無可賞、封無可封地步,他該當如何?官家又該如何待他?”

“賞無可賞之時,賜死。封無可封之爵,封殺。”

趙佶不禁想道:“那時唯有賜死和封殺蔡仍了。”

趙佶轉念又一想:“那蔡仍會束手待斃嘛,他會不會……造反?”

想到這種可能性,趙佶立即就不淡定了,並且有些後悔之前揠苗助長了。

不過趙佶嘴上還是道:“愛卿多慮了,先不冠軍伯對朕忠心耿耿,絕無二心,隻讓冠軍伯先帶兵北上,也隻不過是先以此來堵住女真人的口,出不出兵還兩,退一步,就算冠軍伯出兵了,也不可能僅憑那點人馬就將燕京收複,如果冠軍伯真有這樣的本事,那倒好了,朕可以躺著行掃下了。”

童貫搖搖頭,道:“當初南下平方臘時,臣也隻不過就是讓冠軍伯當一個選鋒使,結果,他連戰連捷,險些以一己之力就剿滅了方臘那夥叛匪。”

到這,童貫看向趙佶,又道:“官家,冠軍伯太過優秀了,當年的狄漢臣都稍遜他一籌,關鍵是,冠軍伯太年輕了,這樣的才,如果不妥善使用,恐怕會釀成大禍啊!”

趙佶真被童貫動了。

沉默了好久,趙佶才終於開口道:“那……愛卿有什麼想法?”

童貫暗鬆了一口氣,心道:“終於被我贏了這一局。”,然後道:“老臣有上中下三策以供官家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