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三上樊樓(求訂閱!)(2 / 2)

趙良嗣大致翻閱了一下,:“這些例卷記載不很完整,並沒有記載兩國建交之初的詳細細節,不是我扯謊,嗯……要不這樣,我現在就去請示一下王相公,看看能否讓你們搬進都亭驛?”

高慶裔一聽這話,臉色頓時和悅起來。

趙良嗣馬上將此事向王黼作了彙報,王黼沉吟半晌,不敢做主,他們一同來到崇政殿稟報趙佶,請趙佶定奪。

趙佶想了想,:“遼使早已斷絕,都亭驛也已閑置許久。遼國即將滅亡,今後不可能再有遼使來訪。金代替遼,已成必然。從今往後,金國使者,一律安排在都亭驛。對他們所提之要求,要盡量滿足,要盛情接待。另外,對於十九州的範圍,你們與金使重新劃定了沒有?”

趙良嗣回答:“臣向他們提出過多次,可他們每次都,對於土地計議之事,他們沒獲得皇帝授權,不敢多言,需要大宋派回使去金國,與金國皇帝商議。”

趙佶覺得金使這是在推辭,於是有感而:“那,他們對朕,奉皇帝派遣,來此計議舊漢地之事,怎麼忽然又改口呢?看來,女真人的確很狡猾,你們要心提防。”

趙良嗣與完顏宗翰、完顏宗望和完顏希尹等女真將領有過交往,對此體會頗深,他很有感觸地:“陛下的對,女真人生長於苦寒窮困之僻壤,生性豪爽而又狡詐,的確需要心應對。”

隨後,趙良嗣來到班荊館通知高慶裔:“皇上特批,你們現在就可以搬進都亭驛了。”

烏歇與高慶裔都很興奮,特別是高慶裔,他把這看成是一場外交戰的勝利,他覺得自己終於為大金國贏得了一個大國地位。

在這之後,趙宋這邊因為想要金使在重新劃定燕雲十九州一事上鬆口,擴大了對金使的招待規模。

趙良嗣還帶著烏歇、高慶裔等金使參觀了龍德宮、蕃衍宅和艮嶽。

這一切的一切都給金使留下了很深刻很難忘的印象。

金使很喜歡東京,他們不僅喜歡皇家的宮殿建築和園林,對於東京百姓的日常生活起居,飲食娛樂,也有極大的興趣。

有晚上,在都亭驛裏,烏歇指著一座燈火輝煌的高樓問高慶裔:“那是什麼地方?如此豪華,真如仙境一般。”

高慶裔:“那應該就是樊樓,是東京城最豪華的酒樓。”

烏歇被光華燦爛的樊樓美景給驚呆了。他很想進去瞧一瞧,開開眼界。

次日,烏歇便向趙良嗣表達了這個願望。

趙良嗣感到很為難,他:“樊樓是東京第一酒樓,每都有上千人在那裏宴會。要是去的話,得提前預約。”

高慶裔對樊樓也慕名已久,他甚至知道,那樊樓上還專門設有趙佶的禦座,還給名妓李師師專門設有琴房——原來,趙佶與李師師的故事,早已傳到塞外之地。

高慶裔對趙良嗣:“樊樓大名鼎鼎,如雷貫耳,可是我們至今無緣登臨,希望趙館伴能圓我們這些僻陋之輩的夢想。”

趙良嗣想了想,回答:“那好吧,我請客。”

其實,東京城裏各個驛館,住宿膳食條件都很好,配有專職翻譯、廚師和醫護人員,一般不安排外國使者在驛館之外的酒樓宴會,因為這牽涉到安全問題,也關係到保密問題。

所以,當王黼聽了趙良嗣的彙報後,一口否定:“去樊樓不合適,這沒有先例,對金國使者的要求,你不能太遷就。”

聽了王黼此言,趙良嗣也有些後悔,他:“這怎麼辦?我已經答應他們了,總不能爽約吧?”

王黼批評:“你怎麼可以隨便答應呢?今後你要記住,凡事不能輕易許諾,尤其是涉外之事,更要心謹慎。”

趙良嗣自知理虧,默然不語。

王黼覺得此事他不好做主,於是與趙良嗣一起去請示趙佶。

沒想到,趙佶並沒責怪趙良嗣,他很爽快地:“既然答應了就該履行,咱不能話不算話。至於押宴大臣,朕以為規格可以高些,讓梁太尉出麵押宴吧。”

不想,一向與梁師成交好的王黼,卻反對道:“官家,臣覺得,由梁太尉出麵押宴並不合適。”

趙佶有些詫異道:“為何梁太尉不合適?”

王黼道:“金使的要求一次過分一次,而對於咱們大宋的合理要求,他們是能推就推,不給他們點顏色看看,他們必定輕視咱們大宋。”

趙佶一想也是,便問王黼:“那愛卿覺得誰出麵押宴合適?”

王黼道:“冠軍伯。”

“蔡仍?”

趙佶有些遲疑的看向趙良嗣。

趙良嗣見狀,道:“女真人崇尚武力,由冠軍伯押宴給他們展示一下咱們大宋武人的實力,有可能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見王黼和趙良嗣都覺得蔡仍比梁師成合適,趙佶道:“那就由冠軍伯出麵押宴,陪金使上樊樓一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