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燕雲,我蔡仍來了(求訂閱!)(3 / 3)

但凡是有點見識的人,都:“自古以來就沒聽過君主把百姓棄之不顧光為自己考慮的,這個國家肯定是要完蛋了。”

耶律延禧非但不抵抗,對打了敗仗的將領也不追究,他覺得:“朕就是帶頭逃跑的,再追究他們戰敗之責,指定會將他們逼反,不能懲罰他們,堅決不能懲罰他們!”

要,打敗了不追究也罷了,打勝了,你賞點行不行?

不行。

贏了就贏了,耶律延禧和遼國這個名存實亡的朝廷連過問都不過問。

如此一來,遼國的軍隊全都不思抵抗,“打什麼打,贏了沒賞,輸了丟自己的腦袋,我腦袋得進多少水,才會去抵抗?”

所以,金軍一出現,遼軍立即就作鳥獸散。

關鍵是,這種情況下,耶律延禧還不忘打獵,沉浸在狩獵的快樂之中,可以,走到哪,獵到哪。

耶律延禧甚至已經昏庸到了連他的妃子都看不下去的地步。

耶律延禧的妃子蕭瑟瑟,見耶律延禧畋遊不恤,忠臣多被疏斥,非常痛心,於是作詩罵耶律延禧,將耶律延禧比作秦二世胡亥。

除了罵耶律延禧以外,蕭瑟瑟也將慫恿耶律延禧打獵的遼國奸臣蕭奉先也罵了。

加上,爭奪儲君一事。

蕭奉先幹脆誣陷蕭瑟瑟一家想要篡位,改立蕭瑟瑟的兒子晉王耶律敖盧斡為帝,欲圖罷免耶律延禧。

耶律延禧不是不知道他這個皇帝幹得實在是不怎麼樣,可這並不意味著他就願意退位當太上皇,要知道,失去皇位的人可是很慘的,這從曆史上趙佶失去了皇位之後就被趙桓軟禁起來就不難看出。

所以,耶律延禧很幹脆的先下手為強,處死了蕭瑟瑟一家,囚禁了耶律敖盧斡,逼反了大將耶律餘睹。

耶律餘睹這樣的遼國名將降金,使金國如虎添翼。

因為耶律餘睹對遼國了如指掌,敢於用人的完顏阿骨打,馬上封耶律餘睹為元師府監軍,並準備讓耶律餘睹當先鋒打遼國。

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了遼中京。

就在這個關鍵要命的時刻,耶律延禧又幹了一件愚蠢到家的事。

聽耶律餘睹要率兵前來攻打遼國,蕭奉先就跟耶律延禧:“耶律餘睹也是太祖太宗的血脈,所以他此番前來,不是來滅亡咱們大遼的。他就是想立他外甥晉王當皇帝,想逼您當太上皇,所以您要大義滅親,隻要把晉王賜死了,斷了耶律餘睹的念想,他自然也就不來攻打咱們遼國了。”

耶律延禧一聽,有理,於是就賜他的親兒子晉王耶律敖盧斡自縊。

耶律敖盧斡也不知是真賢明,還是愚忠。

按,耶律延禧都昏庸到了這種程度,你幹脆反了,或是逃跑了,也就是了。

可有人勸耶律敖盧斡逃跑,耶律敖盧斡卻:“怎麼能夠為了的軀體,而喪失掉臣子的大節呢。”,於是毅然決然的就拔劍自刎了。

遼國上下全都盼著昏庸的耶律延禧早點死,由賢明的耶律敖盧斡繼承皇位,那樣一來,他們遼國不準還能有救。

結果,耶律延禧活蹦亂跳的,還把給耶律敖盧斡殺了。

如此一來,耶律延禧算是通了馬蜂窩。

朝野內外,痛哭失聲,人心解體,遼國上下,無不徹底絕望,認為遼國必亡了。

偏偏就在這個時候,金國宣布出兵了,並且就以耶律餘睹為先鋒。

這個消息一傳出來,遼中京的人,無不感覺要塌了,有人逃出了中京,有人幹脆準備投降,無人準備抵抗。

石秀打探到這樣的消息之後,連發十二封密信,告訴蔡仍遼國馬上就亡了,催促蔡仍盡快率大軍北上,把握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看著石秀送回來的這十二封密信,蔡仍心道:“予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迎,反受其殃。燕雲,我蔡仍來了……”

……

……

PS:今有事,沒能寫出來兩章,就隻有這一章了,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