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知人敢用(求訂閱!)(2 / 2)

當然,不少漢人也吸收了遊牧民族的特性,習慣了騎兵作戰。

總之,戰爭這種東西,永遠都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如《孫子兵法》所,“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這也是,蔡仍為什麼把帥權下放給吳玠和嶽飛的原因,因為他就算是有通徹地之能,也不可能預料到前線的點點滴滴,而戰機稍縱即逝,因此,要想取勝,還得看臨陣指揮官的應變能力。

接管了雁門關的指揮權之後,嶽飛將張憲和楊再興找來。

三人坐到一起了之後,嶽飛開門見山的問道:“兩位將軍,不知你們對接下來有何想法?”

楊再興先開口道:“相公的命令是讓咱們先接管雁門關,伺機奪取應州,並沒有做具體的部署,依我看,咱們不妨趁著遼軍沒有準備,直接出兵雁北平原,然後直接奪取應州。”

張憲道:“我同意楊將軍的想法,兵貴神速,瞻前顧後,反而有可能會貽誤戰機。”

嶽飛聽罷,一拍手,道:“二位將軍跟我想到一處去了,退一步,就算敵人有準備,咱們跟敵人正麵相遇了,又有何妨?將軍常,我們從弱逐漸走向強大,我們靠得是什麼?我們靠得就是我們軍隊廣大將士的戰鬥意誌,縱然是敵眾我寡、縱然是身陷重圍,但是我們敢於亮劍,我們敢於戰鬥到最後一個人,一句話,狹路相逢勇者勝,亮劍精神就是我們這支軍隊的軍魂。劍鋒所指,所向披靡。我們就要正麵去挑戰一下那些反對收複燕雲的朝臣們所的不可戰勝的契丹軍有多不可戰勝!”

嶽飛所的正對楊再興的心思,因此楊再興立即附和道:“對,我正好想看看,遼人是不是三頭六臂!”

其實——

三人中最渴望戰鬥的那個人是張憲。

一來,因為要為蔡仍看家,張憲根本就沒有參加剿方臘一戰,這使得他落後別人一步,在張憲想來,如果不是因為留守,讓他沒有進一步證明他自己的機會,這次蔡仍是不會將右先鋒的位置給嶽飛的。

二來,張憲對蔡仍親自己設計的、他親手打造的神機軍非常有信心,他相信,隻要神機軍一出手,不論對手是誰,都必定會取得一場輝煌的大勝,必定會震驚下!

嶽飛、張憲、楊再興三人一拍即合。

次日,嶽飛留下王貴和三營人馬固守雁門關,然後親率大軍出了雁門關踏上了雁北平原……

……

無獨有偶。

吳階、王德、盧俊義到了陳家穀之後,也沒有選擇固守,而是在彙合了由折可存率領的三千折家軍之後,毅然決然的進入雁北平原,直奔朔州而去。

如果,右路先鋒嶽飛的壓力大,那麼左路先鋒吳玠的壓力無疑更大。

嶽飛的年紀是、資曆是不夠,但再怎麼,嶽飛也是蔡仍的嫡係出身,也是蔡仍的親衛出身,根正苗紅,而他卻是西軍出身的人,才跟了蔡仍不到一年時間,準確的,隻有十個月時間!

雖然在這短短的十個多月時間裏,吳玠表現得比任何人都積極,拚盡全力的融入金吾軍,可不論他如何努力,都無法掩蓋他不是蔡仍嫡係出身這個事實。

而在大多數軍隊中,這種事很重要,就以西軍為例,如果出身不行,可以,不論你多努力,你能達到的高度都很有限。

幸好!

蔡仍不是那麼看重出身,也不是一般的敢用人!

吳玠自從來到金吾軍之後,可以是飛黃騰達了,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就從一個的隊將升到了代統製之職,現在還當了一個無名有實的都統製。

這可以,不是一般的受蔡仍重用了,重用到很多人都嫉妒吳玠了!

這其中又以蔡仍嫡係中的嫡係王德為最!

事實上,王德一直以為蔡仍能讓他來擔任左路先鋒,甚至就連吳玠也認為蔡仍會讓各個方麵都很合適的王德來擔任左路先鋒!

可最終結果揭曉時,蔡仍竟然將左路先鋒的位置給了吳玠,並且還當著吳玠、王德、盧俊義以及折可求的麵:“形勢危急之時,晉卿可以代替我全權做主,不論是誰,不聽其命,他可先斬後奏。”,將帥權下放給了吳玠!

吳玠從來都不是一個不自信的人。

關鍵是,吳玠必須要報蔡仍的知遇之恩,必須要向世人證明,蔡仍沒有看錯他,他就是一個帥才,他就是比王德強。

所以,到了陳家穀之後,吳玠沒有任何猶豫,就率領大軍進入了雁北平原,直奔朔州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