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登基稱帝?(求訂閱!)(3 / 3)

簡而言之就是,“中國”不能當作國號,隻要入主中原,其國就算是中國。

蔡仍勢力並沒有入主中原,就更不能使用“中國”自稱了。

而既然“中國”不能當作蔡仍勢力的國號,那蔡仍勢力勢必得起一個國號吧?總不能一直用燕雲來稱呼吧?

討論國號的聲音一出現,不論是蔡仍勢力的官吏,還是蔡仍勢力的民眾,都在群策群力。

有以蔡仍出生地“吳”為國號。

有以蔡仍發跡之地“魏”為國號。

還有蔡仍可以不拘泥於從前,自己起一個國號。

總之,五花八門,什麼的都有。

此事議論到了這種程度,可見是眾心所向。

以至於,蔡仍也不得不麵對。

沒辦法,蔡仍隻能將自己手下的一眾文武聚集到一起,開門見山的問:“現在,都想讓我登基稱帝,你們怎麼看?”

蔡仍話音一落,左企弓就出列道:“以侯爺如今之勢,稱帝是必然,侯爺當順勢而為。”

蕭昂恨恨的看了搶先他一步的左企弓一眼,然後也出列道:“侯爺,今時今日,您再不稱帝,何以號令下?”

吳用隨後出列,道:“名不正則言不順,侯爺,是您稱帝的時候了。”

接下來,一連站出來了數百人,都在勸蔡仍登基稱帝,大有勸進之意。

不過——

蔡仍並沒有受這些人影響。

蔡仍看向李綱、李光、陳公輔等人,問道:“我當稱帝嗎?”

蔡仍此言一出,所有人都看向李綱、李光、陳公輔他們這一撮人。

不用看,李綱、李光、陳公輔他們這些人也知道,看向他們的人,一個個必定目光不善,他們還知道,一旦他們反對蔡仍登基稱帝,一定會被這些人孤立起來。

李綱、李光、陳公輔他們這些人,都是非常之人,他們其實不怕被別人孤立,也不乏提出不同意見的勇氣。

可身為蔡仍這個勢力的絕對高層,蔡仍的肱骨之臣,有些事,李綱、李光、陳公輔他們這些人是不能睜著眼睛否認的,否則他們可就辜負了一直以來一直信任、重用他們的蔡仍。

而這種信任和重用,是不可能一直都有的,如果李綱、李光、陳公輔他們真是太讓蔡仍失望了,一定會有取代他們的人的。

對此,李綱、李光、陳公輔他們這些人心知肚明。

所以,聽見蔡仍詢問,李綱、李光、陳公輔他們這些人集體沉默了。

蔡仍見狀,道:“你們不用有顧及,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很需要有智慧的不同的聲音,這樣,我才能做出明智的選擇。”

蔡仍推心置腹的又道:“其實,我並不想現在登基稱帝,我想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我想稱大都督,你們覺得怎麼樣?”

見蔡仍得如此誠懇,李綱、李光、陳公輔等人被蔡仍胸襟折服了,要知道,可不是誰都能禁住登基稱帝的誘惑的,進而他們終於有所鬆動了。

李綱、李光、陳公輔等人相互看了看。

最後,李綱歎了口氣,然後越眾而出,道:“如今,以侯爺之勢,稱大都督,已經不合適了,它會限製侯爺您的發展。稱帝……是一種選擇,還有一種選擇是……”

沒等李綱將想的話出來,閭勍突然從殿外跑進來,道:“侯爺,出大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