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撤出燕雲(求訂閱!)(1 / 2)

見蔡仍很光混的承認了是自己對不起自己丈人趙佶,還意識到了自己所做的這一切有可能會寫入史冊成為後世之人抨擊自己的重要證據,馬擴不僅沒有半點高興,反而更加擔心不已——馬擴已經意識到了,蔡仍可能不在乎這些!

果然!

蔡仍語氣一轉,又道:“可陛下雖然沒有對不起我蔡仍,也沒有對不起蔡家,但他卻對不起下人,對不起他治下的黎民百姓,他為一己私欲,大興花石綱、西城所,害得大宋多少民眾活不下去,最終隻能將腦袋別在腰間選擇揭竿而起,這些還用我來嗎?”

蔡仍深吸了一口氣,又道:“實話跟你吧,我不是為了我個人才做這些事的。”

蔡仍用力的拍了拍自己屁股下坐著的龍椅,然後道:“我不稀罕這張椅子,這張椅子也不是那麼好坐的,一個坐不好,我不僅會遺臭萬年,還會全家都不得好死。”

蔡仍撇嘴一笑,然後推心置腹道:“我如果真是光腳的,連飯都吃不上,會為了自己富貴舍命一拚,可我不是,不提我是名門望族出身,僅憑我的文韜武略和見識,我不論幹什麼,都一定能得到我想要過的任何生活。”

到這裏,蔡仍往前一探自己的身體,然後看著馬擴,道:“我之所以走上這條道路,隻不過是因為我想為民眾爭得一個生機,為咱們這個民族爭得一個生機,為下人爭得一個生機,而並非是為了我自己。”

不知為什麼,馬擴竟然完全相信蔡仍所的——他相信,蔡仍不是為了自己才擁兵自立的,而是為了下百姓才擁兵自立的。

可身為一個使臣,馬擴不能因此就放棄他自己的立場,他道:“即便侯爺您得都對,可在如今之時,您走這一步,也是大錯特錯。”

蔡仍沒話。

馬擴知道,蔡仍這是讓他下去。

馬擴深吸了一口氣,又道:“以侯爺您卓絕的智慧,一定能想到,在現如今的這種形勢之下,燕雲我們大宋一定是勢在必得的,否則大宋就將亡矣,因此,隻要侯爺您強占燕雲,咱們雙方必將有一場傾國大戰,孰勝孰負暫且不去,兩虎相爭,必有一亡,剩下的那隻,也必然是傷痕累累,無法抗拒群狼,到那時,漢人必將遭到滅頂之災,而侯爺您,就將是漢人的千古罪人。”

蔡仍暗歎馬擴的厲害,一下子就找到了症結所在,也找到了他蔡仍的軟肋。

大慫,亡不足惜。

可蔡仍如果真跟大宋打起來,那麼隻會便宜金國和西夏,尤其是前者。

不蔡仍和大宋打得兩敗俱傷這種情況有可能會發生,然後被金人撿了便宜,南下入侵中原,中原百姓跟曆史上一樣飽受戰火,生靈塗炭。

隻,如果蔡仍跟大宋打起來,中原就勢必不可能得到休養生息,而金人卻可以借此機會消化他們吞掉的大遼帝國,完成進一步的壯大。

此消彼長之下,蔡仍還能不能打贏大金,真的就很難了。

而且,有威脅的,還不僅僅大金——還有西夏,另外還有沒有統一起來的達旦諸部,也就是未來的大蒙古帝國。

所以,蔡仍如果跟大宋開戰,絕對會是一件親者痛仇者快的事。

退一步,如果蔡仍能一舉滅掉大宋,承受這種陣痛,也算是值得的。

可問題是,蔡仍根本就不可能一舉滅掉大宋。

要知道,大金可是窮其一朝,直至他滅亡了,都沒滅掉大宋。

如果蔡仍真跟大宋打起曠日持久的持久戰,那蔡仍,不僅拯救不了自己的民族,反而會成為自己民族的罪人。

而且,這種可能性很大。

趙佶雖然昏庸無比,但他可不是史上最愚蠢的皇帝趙桓,他是不會幹被人堵在東京汴梁城中一鍋端的蠢事的——曆史已經證明過了,隻要有敵人南下,趙佶一定會像兔子一樣在第一時間南逃的。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蔡仍是絕不可能在一兩年之內滅掉趙宋的。

到那時,蔡仍所擔心的事,很可能就會發生,至少,中原的黎民百姓會因為蔡仍而陷入戰火之中。

見蔡仍似乎有些鬆動了,一直站在殿下的陳箍桶,道:“趙皇私智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諛,溺信虛無,崇飾遊觀,困竭民力,君臣逸豫,相為誕謾,怠棄國政,日行無稽,所興花石之綱,令東南地區的民眾全都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以至爆發了起義大傷了國力,可他偏偏不吸取教訓,竟複又啟用朱勔父子變本加厲搜找花石綱,搞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自古人君玩物而喪誌,縱欲而敗度,鮮不亡者,他必是那亡國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