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將也怕蔡仍被馬擴服,所以他也道:“我家侯爺,救東南上百萬人,使其有衣穿、有飯吃,安居樂業,入燕雲以後,亦是安治一方,人人樂為其治,無數人因我家侯爺而活命,一個害民,一個救民,害民的站在道德的製高點,救民的卻反而成為千古罪人,這是何道理?”
馬擴避而不談趙佶的所作所為,也不去與陳箍桶和呂將爭辯,他隻是看向蔡仍,道:“侯爺,以前的是是非非,現在來,已於事無補,咱們還是隻眼前的形勢吧。”
不等蔡仍同意,馬擴就自顧自的又道:“現在,侯爺您遭到四國聯合攻擊,稍有不慎,即便強大如侯爺您,怕也難過此關,退一步,就算侯爺您勉強打敗了我們大宋過了此關,可那時,您也是師老兵疲,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女真人和西夏人興許還有高麗人在中原大地肆虐,漢人百姓沐浴在戰火之中!”
馬擴悠悠地一歎,然後接著道:“曆史有時候很片麵,尤其是對於那些民族罪人,它可能不會記載您到底做過多少好事,它隻會片麵的記載您讓中原大地飽受戰火,它隻會片麵的記載您讓漢人百姓飽受苦難,它隻會片麵的將您當成石敬瑭之流的千古罪人。”
蔡仍看著馬擴許久,才道:“你還真是不怕死啊。”
馬擴微笑道:“在來之前,馬擴就已經將生死置之於度外了,馬擴隻求侯爺您能讓馬擴將馬擴想的話完,恁地時,馬擴就是死,亦死而無憾。”
蔡仍道:“你還想什麼?”
馬擴道:“大勢。”
蔡仍問:“什麼大勢?”
馬擴道:“最有利於侯爺您的大勢。”
蔡仍一笑,道:“你竟然還會為我考慮?”
馬擴搖頭道:“不然,馬擴隻會為我們大宋謀劃,但不妨一最有利於侯爺您的大勢。”
蔡仍道:“你倒也誠實,好,那我就聽聽,我怎麼做,才最有利?”
馬擴一字一頓道:“撤——出——燕——雲。”
……
蔡攸、蔡絛、馬擴被王介儒送去使館休息了。
陳箍桶、呂將等人也被蔡仍打發走了。
整個萬歲殿中,隻剩下蔡仍和蔡仍的傳旨太監祿子。
蔡仍坐在龍椅上,看著南方,沉默不語!
不知過了多久,福子進殿來稟報:“侯爺,李長史、諫官陳大人、吏曹李大人、戶曹趙大人等二十幾位大人在殿外求見。”
遲疑了一下,福子又道:“另外,壽子剛剛來了一趟,他,崇德帝姬、茂德帝姬、洵德帝姬想請侯爺晚上去她們那裏休息。”
蔡仍知道,這些人都是來勸自己放棄燕雲的。
蔡仍沒有見李綱等人。
又過了一會,左企弓、劉彥宗、耶律大石等人求見。
蔡仍也沒見,因為蔡仍知道,他們是來勸自己不要放棄燕雲的。
殿外,兩方人,涇渭分明,甚至相互仇視。
與此同時,兩方人又都在等,等蔡仍到底會召見誰。
一來,這證明蔡仍的傾向性。
二來,這證明誰在蔡仍心中的位置更重一些。
一直等到了深夜,祿子才走出來。
眾人一看,立即就全都圍了上去,有心急之人,甚至主動問道:“?公公,侯爺召見誰?”
祿子在一眾大臣身上一掃而過,最後落到了李綱的身上,道:“長史,主上宣大人覲見。”
一聽蔡仍要見的人是他,沉穩如李綱,都不禁重重的應了一聲:“諾!”
李綱如此不平靜,自然是有原因的。
首先,蔡仍在這個關鍵時刻選擇見他,有很大可能是,蔡仍為下蒼生,要選擇退讓,要給大宋一個機會,這讓一向遵從忠君愛國的李綱有些欣慰!
其次,在這個關鍵時刻,蔡仍沒有選擇見別人,而選擇見他李綱,這足以明蔡仍對他李綱的看重和信任,李綱極為榮幸,也大生知遇之恩。
再次,身為蔡仍這個新生勢力的掌舵者之一,李綱覺得在這個時刻他有義務為蔡仍出謀劃策,將他們這個勢力的損失降到最低。
帶著這樣複雜的心情,李綱走進了萬歲殿。
見蔡仍獨自一人靜靜的坐在龍椅上,李綱邁著沉穩的步伐走到了屬於他的位置,然後一拜在地,道:“臣李綱,拜見主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