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上”是最近流行在蔡仍手下大臣們中的一種對蔡仍的稱呼。
蔡仍沒有登基稱帝,因此用“皇上”、“陛下”、“官家”這些稱呼皇帝的稱呼來稱呼蔡仍並不合適,而不少剛剛投降蔡仍的遼臣又覺得用“侯爺”這個稱呼侯爵的稱呼不足以表示他們對蔡仍的尊敬,於是,一些遼臣開始用“主上”這個詞來稱呼蔡仍,意為蔡仍是他們的最高統治者、他們的皇帝,他們都是蔡仍的臣下。
不得不,“主上”這個稱呼,有舔蔡仍的意思。
因此,不少人不好意思這麼稱呼蔡仍,尤其是在蔡仍沒有下旨讓別人這麼稱呼自己的情況下。
在此之前,李綱就沒有這麼稱呼過蔡仍,在蔡仍麵前他也從來沒有用“臣”來自稱。
不想,此刻,李綱卻道:“臣李綱,拜見主上!”
蔡仍看了李綱一眼,笑道:“我的宰相,你終於要臣服我了嗎?”
不想,李綱也挺幽默的,他竟然答道:“是的,我的主上,從今往後我就是您最忠誠的臣子。”
蔡仍一聽,哈哈大笑起來!
李綱也跟著笑了起來!
笑罷,蔡仍主動道:“我帶著你們離開燕雲,將燕雲還給趙宋,可以。可問題是,咱們離開了以後,趙宋靠什麼來抵擋如虎如狼的女真、黨項、達旦?靠那些連兩萬遼軍都打不過的五十萬宋軍嗎?”
李綱沉默了少許,道:“經曆了這麼多的事,趙皇如果還不知悔改勵精圖治,那活該趙宋亡國,屆時,主上您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提大軍來問鼎中原,那時,您將不再是叛臣賊子、民族的罪人,而是救世主。”
蔡仍不置可否道:“這不是以犧牲民眾的利益來換取我的名正言順嗎?”
李綱並沒有正麵回答蔡仍這個問題,而是道:“有時候,人不經曆挫折,是不會有感恩之心的。”
蔡仍如夢初醒。
是了。
除了自己以外,有誰知道靖康之恥有多恥辱?
而如果不知道靖康恥有多恥辱,誰又會知道,自己真是想拯救這個民族,而不是一個叛臣?
李綱也道:“主上您如果因為一億多漢人而放棄與趙宋戰爭,還成全了趙宋,下漢人必定都會欽佩主上您、歌頌主上您,而未來如果漢人陷入苦難之中,主上您再率大軍來拯救救他們,必將盡得漢人民心,到那時,王師一到,下大定!”
“是的,到那時,我如果再去問鼎中原,就不可能處處受阻了,而會順勢而為。”
想通了這一切,蔡仍問李綱:“那咱們下一步去哪?回台灣嗎?”
李綱知道,蔡仍這是在考他,蔡仍如果沒想好去哪,是絕不可能做出撤出燕雲這個決定的。
李綱沉默了良久,才道:“無非是東與西。”
蔡仍沒話,他在等李綱分析。
頓了頓,李綱道:“往西,奪西夏之國,然後收複大遼西部疆土,甚至可以出玉門關,繼續向西發展……”
蔡仍一聽,就知道,這是想走西遼帝國的路線。
李綱分析道:“如今,契丹國碎,帝王不賢隻思自己玩樂不思複國,舊遼西部廣袤地區比群龍無首,主上隻要打下西夏,那廣袤之地便可任由主上攻取。”
李綱繼續分析道:“不過,那裏的疆土雖大,奈何人口稀少,關鍵可耕種土地稀薄、民族問題嚴重,難以達成真正的統一……”
(曆史上,疆域遼闊的西遼帝國,其實在籍人口也隻不過才四十二萬餘人,還不如西夏人口多,西夏好歹還有二三百萬人口。)
隨著李綱的分析,蔡仍想起了他所知的耶律大石建立的西遼帝國。
曆史上。
蕭普賢女和耶律大石棄燕京而逃了之後,去夾山投奔了耶律延禧。
耶律延禧處死了蕭普賢女,放過了耶律大石。
耶律延禧在夾山浪蕩了幾年之後,突發奇想,想要靠著幾萬人心不定的人馬主動攻打已經消化了大遼的大金複國。
當時,耶律大石堅決反對,他認為,這是取死之道,他們應該向西發展,收複西部的大遼的故土,等聚集了足夠的力量,然後再殺回來找大金報仇。
可耶律延禧不聽。
耶律大石對耶律延禧失望透頂,於是率二百親軍從夾山出走。
一行二百多人北行三日渡過黑水,途中遇到白韃靼人首領床古兒,床古兒給予耶律大石四百匹馬,二十頭駱駝,若幹隻羊的援助。
耶律大石靠著這些東西一路向北,最後到達大遼帝國北疆重鎮——西北路招討司駐地可敦城。
在可敦城,耶律大石召集威武、崇德、會蕃、新、大林、紫河、駝等七個軍州的長官和大黃室韋、敵剌、王紀剌、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剌、達剌乖、達密裏、密兒紀、合主、烏古裏、阻卜、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糾而畢十八個部族的首領舉行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