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沒有不透風的牆。
更何況,不論是金人,還是夏人,都在燕雲地區安插了無數眼線。
關鍵的關鍵,遼東和大宋的動作實在是太大了,根本不可能一直瞞下去。
所以,就在遼東政府跟大宋交接朔、應、蔚三州之際,金國和西夏也知道了大宋搞的動作。
金國和西夏不約而同的選擇向大宋遣使跟大宋問責。
金使和夏使到了大宋之後,趙佶君臣故計從施,將金使和夏使好吃好喝的扣了起來,準備施以緩兵之計。
已經吃過這個大虧的完顏阿骨打君臣,在等了一段時間之後,隱隱猜到了大宋的應對手段。
完顏阿骨打君臣商議過後,派大迪烏和高慶裔來出使燕京,看看能不能從此事上分一杯羹。
跟完顏阿骨打想一塊去的,還有李乾順,李乾順也派李良才出使燕京。
得知金使和夏使全都來燕京了,蔡攸、蔡絛、馬擴等宋使,擔心不已,害怕到嘴的鴨子飛了!
果然!
在鴻臚寺舉辦的宴會上,金使大迪烏仿佛沒看宋使和夏使一般,開口道:“趙寺卿(遼東王庭設置了鴻臚寺,蔡仍任命趙良嗣為寺卿、呼延慶為少卿),我們想代表大金單獨跟你家商量一下兩家長久相處一事。”
李良才也道:“我們西夏也想單獨與遼東商議兩國和平共處之策。”
聽金使和夏使這麼,蔡攸等宋使不禁有些緊張!
還好——
趙良嗣沒做任何考慮,就道:“不必如此了,我家王上已有命令。我家王上的原話是:燕雲以前是我們漢人的,以後也必須是,你們胡人誰敢打它的主意,就是與我蔡仍為敵。”
金使和夏使聽罷,臉色全都變得很不好看。
大迪烏道:“趙寺卿,您最好勸你主慎重做這個決定,免得將來後悔。”
趙良嗣聽言,臉頓時就沉了下去,他道:“貴使這是在威脅我們遼東嗎?”
大迪烏不置可否道:“我隻是不想你們後悔。”
趙良嗣聽言,也不廢話,直接衝侍衛吩咐道:“攆出去。”
聽了趙良嗣的命令,一眾侍衛二話不就衝上來將大迪烏捉了,然後扔出了鴻臚寺。
高慶裔見狀,連忙道:“兩國交兵,不辱來使,當初,趙寺卿去我大金時,我大金可是這般招待得趙寺卿?”
雖當初趙良嗣出使金國時,完顏宗翰他們也曾嚇唬過趙良嗣,但到底還是給趙良嗣留了一絲體麵。
所以,趙良嗣解釋道:“此非我本意,而是我家王上之意,我隻不過是尊命行事。”
趙良嗣又道:“還請高副使莫要再多言難為我了,否則,我也隻能將你一並扔出去。”
高慶裔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敢試趙良嗣所的是真是假。
見高慶裔將嘴閉上了,趙良嗣不再看高太裔,然後當眾宣布道:“我家王上有口諭:孤王會盡快與大宋交割燕雲,別家就別惦記了。誰若賊心不死,盡管放馬過來。”
趙良嗣的話一完,高慶裔的瞳孔就是一縮!
李良才的眼睛也有些陰沉不定!
至於蔡攸,則差點沒笑出聲來,他暗道:“燕雲定矣!”
……
蔡仍到做到,不久之後,吳玠率領所有雲地的金吾軍將士護送最後一批願意跟蔡仍走的民眾通過居庸關來到了燕地。
與此同時,譚稹親自率領義勝軍接管了整個雲地。
吳玠撤到燕京之後,接替嶽飛,率領十萬大軍守住燕雲的各個要道,並做好隨時出戰的準備。
金軍試探了兩次,見金吾軍全都果斷還擊,完全不懼怕跟金軍全麵開戰,便不敢再試探了。
宣和五年五月中旬,除了吳玠和他所率領的十萬大軍以外,屬於遼東的人,已經全部撤去高麗了。
除此之外,還有近百萬燕雲之民跟隨蔡仍撤到了高麗。
當然,更多的燕雲的人,到底故土難離,最終還是選擇留在燕雲。
當然,也有一些遼人,既不願意跟蔡仍走,又不願意歸順大宋,他們在遼東的人撤走了之後,或是北上投奔了女真,或是東去投奔了張覺,亦或是去夾山投奔了耶律延禧。
宣和五年五月底,大宋派來接管燕地的主要首腦人物都到了雄州,他們分別是:王安中,詹度以及種師中。
趙佶親下詔書,任命尚書左丞王安中為少保靖難軍節度使、河北燕山府路宣撫使判燕山府,任命資政殿學士詹度為燕山府安撫使,任命侍衛親軍馬軍副都指揮使種師中為副都總管。
其實——
趙佶原本想讓收複燕雲最大的功臣蔡攸來擔任燕地守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