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自私的善意.(1 / 3)

雖然接到了二人的示意,但一時之間,李星彥卻有些不知道如何是好。

重新問一遍吧,感覺有些過於糾結了,但重新提一個吧,一時之間他又不知道該些什麼。

孤兒院本身就有些特殊,院裏的孩子到底從身份上就比常人差了很多,在加上各自的遭遇,和長期缺乏關注之下,或多或少心裏都有些陰暗的地方,這一點連有父母照顧的人都避免不了,更何況他們還沒有專人調解。

另一方麵,對於自己的身份有一定認識後,明白自己無依無靠的他們很容易就會感到自卑,對於別人的態度也就更加在意,長期處在這種狀態之下,除了自卑他們大多對外人都有些懼怕,心思也會更敏感。

在這種情況之下,哪怕隻是朋友間隨意的玩笑,也有可能會觸碰到他們內心的柔弱之處,很多時候可能你覺得沒有什麼,但卻依然會讓他們感到難過,自卑和敏感是他們的身份強加給他們的一個很難去除的弱點。

李星彥他們都很清楚這一點,所以哪怕隻是閑談,態度上也是慎之又慎。

抱著這種心態,李星彥幾人話之前都要在自己腦中反複過幾遍才敢出,生怕會因為自己無意間的話,再讓孩子們,或是院長這個管理者感到難受,這是他們本身的善所帶給她們的約束。

為善者,大多顧慮重重,所以相比起為惡,大多要艱難很多。

不是不懂得怎樣肆意,而是對本身的要求更高,做不出那種自己開心就好,對別人不管不顧的行為,“體諒”是“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這一點對於張瀾的這幾個朋友來都是並不缺少的。

所以他們都很在意自己的行為,談話時也在注意院長的態度,之前蘇希隻是看到引起院長感慨,就不再繼續談論下去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個。

因此現在李星彥才會有些不知所措,對於今的拜訪,幾人都是有當成正經事在做的,而真正做事時,他們是很少走一步看一步的。

就拿李星彥來,在他提出問題之後,就已經對院長可能的反應做出了猜想,並且對應著想好了自己的應對方式。

沒辦法,張瀾的朋友大多如此,他們都有著自己的驕傲,對於自身的要求也非常嚴格。

很多時候,他們努力把事情做好的原因不是別的,隻是不能忍受自己有缺陷,也並非有多在意事後會得到什麼反饋,而是因為,他們隻是希望自己的標簽就是完美,高貴。

這一點在張瀾的身上展現的淋漓盡致,他為了孤兒院做的已經足夠多了,不論是付出在上麵的精力還是金錢,但他有在意過什麼呢?

對於孩子們的感激,他甚至連報恩都懶得要,比如之前的賀卡,孩子們的回報他甚至都沒有想過,對孩子們好僅僅是覺得他們可愛而已。

而尊敬院長,一方麵是出於禮數,一方麵則為了學習院長身上的品質和思想,院長的歲數擺在這裏,他身上經由歲月沉澱下來智慧是張瀾很羨慕的,所以張瀾樂於和院長交好。

至於炎曉舞幾人則更不必,哪怕明知道自己的恩惠足夠做很多事情,但張瀾同樣沒有為此費什麼腦筋,甚至主動劃分界限,害怕他們會做出什麼會讓自己感到麻煩的事情來。

對孤兒院整體的捐助則更不必,哪怕張瀾是第一接觸,但也明白,從把錢花出去開始就注定是不會有什麼反饋的,除非他走邪路,通過損害孩子們的方式來獲得利益。

但一來張瀾並不太在意金錢的多少,二來,雖然他還不知道自己的追求,但想來絕對不會是做個壞人,哪怕得不到讚美,也沒必要讓人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