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專得學生生活讓我第一次離開屏東家鄉來到高雄市。第一次見到大都市內熙熙攘攘的人群車潮不斷穿梭,內心真是充滿了無窮新鮮感,可惜隻能騎著腳踏車到處晃,能到達的地方有限。
我所就讀的國立學校作風非常開明,幾乎每天都穿便服,如同大學生一樣。考試也不會主動要求學生,以自動學習為主,革新開放固然不錯,可惜以前受慣國中約束教育的思想,轉而成要自己自動自發的讀書還是無法適應,一但放鬆就如同脫韁野馬難以駕馭,功課時好時壞,難以捉摸。
雖然學習環境沒有國中時期那麼緊繃,但是也放縱到毫無方向可尋。就我剛拿著聯考的高分去報名專科學校,連自己要選什麼科係也不知道,老媽帶著我去學校也是聽人家說“電機科”是最高分的科係,就要我選電機科來就讀,當時的我根本不知道電機科是讀什麼東西,有人說是要修家電用品的,我也糊裏糊塗的信了,可是讀下去才了解是學電力與控製。
專一都是學一些基礎科目,每天的生活不是上課就是運動,也算是過得十分愜意。而且專科多了個“空堂”這種沒課的玩意,一有空堂大家就到處晃了,而我也在不知不覺中感染了玩電動遊戲的惡習,一沒課就會往電動遊戲店跑。玩電動遊戲算是益智遊戲,對頭腦還可以訓練思考,算是不錯的休閑活動,隻可惜花費頗高,一旦沉迷其中的遊戲,有時一個禮拜的生活費甚至會砸掉一半,偶爾還要餓個幾餐,隻因為錢都花在打遊戲上。
專二時候開始接觸專業科目,那時還不知道“電腦”這種神奇的玩意。還記得有一門科目叫做“計算機概論”,以我所涉獵的計算機概念,便一直以為計算機就是以前用來計算數學加減乘除的電子計算機。直到拿到課本後,翻了幾頁內容,才知道原來計算機要教的是複雜的電腦硬體與軟體設計。那時候電腦還是286,386的CPU,硬碟空間更是少得可憐,螢幕隻有黃色字型的單調色彩,老師教的都是一些基本入門的小程式,實在是提不起我學習電腦的動力。
“與其打這麼爛的電腦,倒不如打電動遊戲,至少畫麵還比較漂亮!”這是我對上電腦課的結論。所以,在以後有電腦課的時間,我偶爾會翹課出校外打電動遊戲,隻是電腦沒學好,電動遊戲卻是十分厲害。
專三之後,專業科目增多,我的年紀也已經十八歲,思想逐漸成熟外,個性也收斂許多,那時候會有升學的念頭。跟我同時期在高中讀書的同學已經開始準備聯考衝刺,而自己卻如同身陷囹囫動彈不得。
“專三的我現在能做什麼?要到專五才能畢業啊!”這個問題反覆在我腦海中打轉,此時的我真是百感交集,同學都已經在考大學聯考了,自己還在專三晃蕩,上不上下不下的,可悲啊可悲!老爸老媽還冀望我能考上大學呢!可惜我也無能為力,讓他倆老失望也是不得已。不過當時高中同學考大學聯考的刺激讓我體驗到學曆差別的遺憾,一般來說大學生的頭銜總比專科生好多了,實際工作上,專科學曆還是比大學學曆矮一截。在諸多刺激與實際考量下,我不但沒有放棄認命,反而更加用功努力,我把一切的希望托附在畢業後的升學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