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 / 1)

經過入學前的智力測驗後,來自縣內附近各國小畢業生全部擠進了國中就讀。雖然經過智力測驗的洗禮,但是學校還是依照常態分班,並沒有什麼資優或放牛班,所以在剛開始學習時比較沒有什麼壓力。不過奇怪的感覺還是會存在,畢竟從以前國小畢業的同學能分配在同班的可以說是數得出來,也沒幾個,其餘大多是不認識的同學,增添幾分生疏感。不過,等到時間一久,大家混熟之後,便逐漸活絡起來,有說有笑,當然也會有口角衝突。

有說有笑是正常的,不過血氣方剛之軀再加上龍蛇混雜的學生,打架就是難免的了,而且這個年紀的學生會打架的最普遍原因就是互看雙方不爽,每個都想當老大,誰也不讓誰!現在想一想也真是好笑。

我雖然玩歸玩,可是我是堅決不碰打架這東西的,太沒價值了嗎?你有聽過“你打贏了!好棒喔!”這種稱讚辭嗎?還是靠腦力比較有意義。

在國中的上課都很平常,看不出來誰比較厲害或是比較差,直到第一次段考成績出來後才見分曉。哈!我是班上第一名,全校一年級排行第十四名(當時一年級約有一千人),這個成績真是令人振奮,在國中的競爭階段中能夠先拔頭籌是好兆頭,而且還可以在眾人矚目下,上台領獎,總算滿足我讀書所付出的努力。

不過由於我的個性太過浮躁,有了第一次美好的回憶,對於下一次的段考就不是那麼在意,雖然成績還是班上第一名,可是全校總排名卻落到第十八名,差在前十五名內可以上台領獎滿足點虛榮心,還被老師訓了一頓,說了些驕兵必敗的道理。自此我有了警惕,對於讀書或考試都是抱持著汲汲營營的競爭心態,也唯有保持這種自我剔勵的自動學習心態,成績才能不斷往上攀升。

但是也許是這種太過猛K書的想法與意念-“要求完美”,反而造成學習的另一種阻礙!凡是錙銖必較,一心一意隻希望能夠將所學的課業讀到最好的境界,終於導致物極必反的狀況,不知不覺中,我的腦袋便會偶爾胡思亂想,不知道自己浪費時間亂想什麼?而且精神變得無法完全集中,這是讀書最致命的缺點。

升上國二,因為一年級優秀的成績而使得我編排到前段的升學班級。無法集中精神就無法讀好書,這是必然的道理,然而仗著我對求學的執著與毅力,慢慢的克服注意力不易集中的毛病,便將課業成績與實力快速拉回原有水準,甚至逼近全校第一名的境界,得了個第二名。就在學業成績達到巔峰的時刻,壓力也日漸倍增,不管是老媽老爸與師長的期待或是對自我的嚴苛要求,都逐漸壓得我喘息得異常吃力。

終於,我再次麵臨精神緊張與渙散的窘境,胡思亂想的紊亂思維再次充斥我狹窄得無法容納的腦細胞,喪失專注力的學習是一種沒有意義的過程,巔峰的成績再次重重的跌落穀底。升上三年級後,成績一路down到底,猶如兵敗如山倒。

雖然我曾經試圖力挽狂瀾想將成績重新振作,可惜讀書就是沒有效率,反應也較國一國二遲鈍許多,我也想過各式方集中精神讀書,從頭再來,可惜事與願違。

國三畢業後要麵臨的是高中升學的壓力,那時的我早已經知道自己的實力,於是便報名高中聯考與專科聯招,後來高中考試不順利便轉而就讀五專,幸虧實力尚未退到底,還有能力考上國立的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