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準備好,誓師大會也舉行過後,30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向天禦國行進。一個月後到達了天禦國。
這一次,因為事先的工作,有不少城鎮是開城歡迎大軍進入,或是守城的士兵開城,或者是百姓強行開了城,有的將軍也帶軍與太子彙合,大軍不斷壯大,子儀也逐漸趁亂把自己的軍隊安置在了天禦國與尹月國交界的地方。
這就是她的計劃,借兵給太子,換取借道天禦國攻打尹月國。司徒夜就是蘭陵國太女蘭司夜,司徒夜想要與她合作,二人便聯合,她支持太女,蘭司夜支持二皇女,二人讓尹月國國內的皇位爭鬥愈演愈烈,才讓太女下台,許多大將也因此被拉下台。而二皇女為人陰狠,肯定會使百姓怨聲載道,隻要她和蘭司夜推波助瀾,那麼尹月國女皇整治她這一黨也是必然。
民之所向,勝利也是自然,子儀倒是不擔心太子君雲耀這邊的戰事,漸漸的把暗中的力量積聚在尹月國的事情上,以便給之致命一擊。
眼見著太子的軍隊攻打下了半壁江山,子儀便轉而去了天禦國與尹月國邊界城鎮,部隊在那裏已經在那裏等候多時,尹月國二皇女與女皇的關係也急劇下滑,司徒夜的消息道二皇女暗中已經安排人手刺殺南巡的女皇。
朝中許多應該接到的情報大部分被子儀和司徒夜收買的人攔了下來,這尹月國山河子儀勢在必得。
司徒夜從西麵進攻,子儀從東麵進攻。
諸多種種因素,以至於二人攻下多個城池,尹月國那歌舞升平的朝廷才真正的重視起來,但是可用的將才也因為二人的計謀除掉了不少,一時亂作一團,
此時又因為子儀的安排,而讓尹月國女皇得之自己女兒想要謀害自己的意圖,女皇大怒,當下派人圈禁二皇女,二皇女自然是奮起反抗,此時竟也起兵造反。
天禦國自己國內的事情還在處理,自然是無暇顧及尹月國,更何況尹月國奴役各國很久,各國對此也隻能是忍氣吞聲,如今更是坐山觀虎鬥的看著,也不曾救援。
此時鳳翔國女皇又派兵攻打尹月國的南麵,尹月國可謂是四麵楚歌。
而這一切大部分是因為鳳翔國的攝政王爺,也讓子儀的名號傳播的更遠,她以一人之力再次挑起了這個世界是上的戰爭,先是掃蕩南朝小國,如今眾人也才明白,她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幫助天禦國,目標卻是尹月國,眾人似乎是不約而同想到了尹月國裏還有憶卿公子,看來,這次攝政王爺十有八九也是因為憶卿公子。
當然戰爭遠沒有表麵上描述的如此簡單,有人勝利就有人失敗,而子儀和司徒夜的軍隊也不是所向睥睨,而尹月國也不是那樣的脆弱,但是大勢所趨並不是任何一個人可以力挽狂瀾。
司徒夜心中同樣也是驚濤波瀾,她知道這將是她人生史上的輝煌一筆,作為太女,她又何嚐不喜歡縱橫沙場,如同上官子儀一般,同樣她也震驚於上官子儀的運籌帷幄,上官子儀身邊雖有能臣武將,但是總體的思路還是她提出來,下麵的臣子來完善,但就是這匪夷所思的思路更令人感到驚奇。
當初自己去找上官子儀,確定合作,自己剛剛提出想要攻打尹月國的念頭,上官子儀就可以提出一係列的步驟,而且還會隨著自己提出的步驟找出其中的不足逐漸的完善,縝密的心思根本就沒有人會相信她僅僅20歲吧。不過這也說明上官子儀早就在打尹月國的心思,但是卻沒有任何的表現,這才是她的可怕之處。
眾人不知道的是,上官子儀雖然沒有經曆這些,但是原先的她是喜歡曆史的,曆史的好處就是會交給你很多經驗,無論是戰役還是皇位的爭奪,其中透著的是對人性的把握,而子儀擅長的便是此處,她不知道多少大軍要用多少糧草,她不知道這些方法是否可行,但是她能提出思路,也就是給別人提醒,然後讓手下這群有經驗的人來完善,或者反駁,或者變通成可用的東西。
鍛煉了她自己,也鍛煉了她的手下。
夜晚的皇宮安靜了下來,沒有了文臣把憶卿公子交出去的請願,沒有了人心惶惶的竊竊私語,安靜的讓人感傷。偌大的宮殿,陰影暗處如同吞噬萬物的巨獸一般張開著血盆大口,讓人莫名的感到恐懼,這個地方,吞噬了無數人的生命,無數人的良知,無數人的年華,也成全了無數人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