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兵分兩路(1 / 2)

果如鄭元璹所料,當夜便暴雨傾盆,且持續了三天三夜。唐王府兵卒冒著寒風冷雨用土石麻袋等物,將上遊水位越積越高。同時,鄭元璹遵照郭旭揚的要求,命士卒在“淵界”下方挖掘了排水口。

按南陽軍的行程推測,敵軍第四日的辰時便可抵達商州城外三十裏。在郭旭揚、洪一及黃伊榕的連番勸說之下,鐵夢箏終於同意留守城內,避開這場即將到來的腥風血雨。郭旭揚當然也試圖說服黃伊榕,但即使是他提出的“留下來保護鐵小姐”這個理由,也撼動不了黃伊榕出戰的決心——畢竟,黃伊榕身為唐王府重臣,在將士一心奮勇殺敵之時,若龜縮在城中,實在說不過去。

第四日醜時,天已放晴。

黃伊榕及鄭元璹各領兩路兵馬,一方鎮守官道、一方潛伏淵界,另派一得力幹將堅守城池。而郭旭揚及洪一則以隗狸和朱燦二人為對戰目標,從旁協助唐軍。

再一次被鄭元璹料中,南陽軍果然兵分兩路,一虛一實,從官道及山道兩處分進合擊商州。楚易自帶兩千騎兵及兩萬五千步兵走官道。他故意擺開陣勢,以“攻城”之姿吸引唐軍的注意,想以此牽製唐軍的大部分兵力。而朱燦則親領三千精銳部隊自山路前行,在隗狸的幫助下,欲一鼓作氣殺至商州城東,再以強勁的武力強行突破城防,占領城郭。

“報!南陽軍已達商州城外三十五裏,官道、山道均發現了敵軍的行蹤!”一名斥候向黃伊榕及郭旭揚稟報道。黃伊榕此時已立於官道的防禦壁壘之上,郭旭揚護在其身側。唐軍一共派出兩名斥候打探軍情。除了這名斥候之外,另外一名則奔赴至淵界,向鄭元璹及洪一彙報,而消息亦在第一時間快馬傳至商州。

“兩路敵軍各有多少人馬?何人為領軍之將?”黃伊榕今日身著銀色兩襠鎧,白色披風長及腿肚,烏黑的長發在頭頂高高地綁為一束,英姿颯爽。除了隱於袍下的神器“涅冰短刀”之外,她的腰間亦斜掛著一柄便於馬上作戰的五尺長劍。

“回黃小姐,官道那路約有三萬,騎兵一成,帶兵的不是朱燦,是一個精瘦漢子,身份不詳。山道那路約有兩千,領兵的是南陽王朱燦。”但凡斥候者,均是經過數年甚至數十年磨練的精幹之人。他們的目力、記憶力、辨識力及應變力等皆強於常人數倍,隻有這樣,他們才能在偵查敵軍的過程中快速而準確地擷取到有用的信息。然斥候隻不過是尋常武者,即使隱身暗處,但麵對朱燦此等武林高手,他們亦不敢靠得太近。若是被對方察覺到氣息,便會招來殺生之禍。

這名斥候在勘查敵情之時,離敵軍很遠。他思索片刻後,又補充了一句,“小的之前見過朱燦,朱燦的體型很容易辨認。”他的言外之意是:他是通過“體型”來判斷的,“樣貌”其實並沒有看清。

“可有見到隗狸此人?”郭旭揚問道。

“回郭大俠,小的在山道那路敵軍中,有看到一個高瘦長發之人騎在馬上,但……小的不能確定是否是隗狸。”他“撲通”一聲跪伏在地,“小的未能看清朱燦及隗狸,請黃小姐及郭大俠治罪!”

黃伊榕抬手說道:“起來吧。你已盡了力,辛苦了,下去休息吧。”

待那斥候道謝離開之後,郭旭揚說道:“如此看來,南陽王府當是采用虛實並進之法。官道來者應當便是那楚易,以三萬之數正麵發兵叩城,再由朱燦及隗狸抄近路直取城東。”

“嗯。”黃伊榕點頭道:“唐國的斥候,俱都是經過極嚴格的訓練以及極嚴苛的考核,方可上任,我想他的判斷應該沒錯。”她握住郭旭揚的雙手,凝視著對方的雙眸,緩緩說道:“旭揚,你……一定、一定要小心!”

郭旭揚緊緊地反握住伊人的柔荑,“榕兒,你一人麵對三萬敵軍,我……”在未明確隗狸的動向之前,他陪伴在黃伊榕的身旁。如今得知隗狸走的是另一條路,想到黃伊榕要一人孤身麵對戰場,“我留下來陪你”幾個字,他恨不得說出口來。然而,若不按原先的計劃行事,則不論是唐軍還是南陽軍,雙方死傷的人數將會增長數倍,這是郭旭揚不願意看到的。

黃伊榕修長的食指抵在郭旭揚的唇邊,柔聲道:“放心吧旭揚,在認識你之前,十萬之眾我都對陣過,南陽的三萬烏合之眾我根本不放在眼裏。倒是你,身上還有傷,卻要和隗狸對戰,我……”

郭旭揚溫柔一笑,如旭日春風,“好,榕兒,我相信你!也請你相信我,好麼?”

突然,郭旭揚抓握黃伊榕的力道微微加重,將她拉向自己。黃伊榕猝不及防,站立不穩,往他身上傾倒。

“旭揚?……”黃伊榕有些錯愕。

郭旭揚並不說話,他眼睛半閉,張開雙臂將伊人圈入懷中,他的下巴輕觸她的香肩,雙手輕柔地摩挲著她的背部。黃伊榕頓感渾身如火燒般滾燙,她不管不顧地回應著心愛之人。

兩人深情相擁,情不自已。

此時此刻,他們已不再顧忌周圍還有百餘名兵將站在一旁正偷偷地瞧著他倆,他們恨不得將對方融入自己的身體裏。他們都很清楚:彼此都有各自的責任和使命。在天下未得太平之前,誰又能獨善其身?隻願心中那個共同的夢,能早一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