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勝利(1 / 3)

在看到叛軍四處逃亡後,冉文淵下令一千龍象軍出城追殺,殺得叛賊血流成河,人仰馬翻,著實為瀘縣百姓出了一口惡氣。

瀘縣縣尉鄭宇安排人打掃了戰場。

隨後來到了冉文淵的麵前,恭敬的行禮道:“將軍斬殺單信,救了瀘縣上萬百姓,卑職佩服。”

冉文淵擺了擺手,微笑道:“鄭縣尉謬讚了!”

“報!”

忽然,一名士兵跑過來,稟報道:“將軍,城樓下有一個叫尹博的人,自稱是總督府的,他要見您。”

尹博?冉文淵雙眼眯成一條線,雙眸中快速掠過一道寒芒。

尹博是何許人也?

據冉文淵的回憶,此人是西北三道之一南涼道總督王邢宇的心腹。在西北三道,尹博仗著是南涼道總督王邢宇的威勢,對西北官場指手畫腳,還曾出言侮辱戰死的大涼衛士。

要知道,大涼衛士可是奮戰在抵禦羌人的第一線,他們都是讓人驕傲的英雄,他們的事跡可歌可泣!絕不容許受人侮辱!

但由於涼王冉戰功高震主,故而朝廷派來這位王總督擔任南涼道的總督,防止涼王在西北一家獨大。

南涼道是整個西北與中原聯係的唯一地域,也是西北三道最富庶的地方。雖然比不過中原地區,但是卻是西涼道和北涼道的後勤所在。

西涼道和北涼道的大多數物資,如:鹽,鐵,酒,布匹等等都是經過南涼道轉運。

來自中原地區的物資都要途徑南涼道的南關,所交賦稅使南涼道快速發展,隱隱有成為塞外江南的意思。

為了整個西北大局考慮,涼王冉戰對這位王總督忍了又忍,實在忍不住了,就帶兵殺向羌人,以卸殺意。

這王總督也知趣,隻敢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作威作福,一旦出了南涼道,就夾起尾巴,笑臉迎人,並且從來不敢在軍事上有所幹預和做手腳。除非有朝廷旨意,否則他是不會犯這種錯誤的。

因為這是涼王的底線,也是整個西北三道的底線!

這幾年在涼王帶領下,加上三位公子的成長,對羌戰事上,西涼道和北涼道是節節勝利。並且經過幾年的穩定後,西涼道和北涼道的經濟逐漸恢複,現在勉強可以自給自足。

曾經的冉文淵,為了大局考慮並沒有收拾這個人。如今冉文淵顧慮少了一點,不像以前那般束手束腳。

區區一個尹博算什麼?且看他有什麼動作,若是過分,狠狠地收拾了便是。

“把他帶過來!”冉文淵吩咐一聲,士兵就領命下去傳話。

不一會,尹博就上了城樓。

尹博年逾三旬,身材不高,有些偏瘦,眼眶內陷,一看就知道是酒色掏空了身體,讓人十分懷疑他是否腎虛。

一雙眼睛賊溜溜的打量著四周,還透出幾分猥瑣的氣質。當他走到冉文淵的麵前時,雖顯出恭敬的動作,但他些微昂著頭,表現出趾高氣昂的樣子。猥瑣的臉上露出輕蔑的神情。

在尹博看來,冉文淵依舊和以前一樣,為了西北大局隻能隱忍,可惜他打錯了算盤。

尹博恭敬的站立著,語氣輕鬆的道:“冉將軍,我們家總督有令,希望可以在瀘縣籌措一些黃金,由我負責押送回去”

“黃金?”

冉文淵的身上散發著一股殺氣。

這尹博真是個人,且不瀘縣突遭戰火,百姓損失巨大,僅有的物資也隻夠他們勉強糊口,而這尹博不僅不幫百姓度過難關,還要推他們一把,是可忍孰不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