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昨日入宮,卻沒想到千金樓醉了一場,回去後又風流了一夜,次日卯時便在書童清官的幫忙下穿好了朝服,至於那稿件,已讓府中幕僚看過了,那稿子確實不錯,於是急急忙忙拿了趙誦的稿件就進宮了,今日正好是千秋聖節。
鳳凰山下,臨安大內,垂拱殿中,皇帝趙昀一身絳紗龍袍,脖子上戴方心曲領,頭戴通冠,下裳蔽膝,龍目雄視,巍峨端坐殿鄭
群臣左右分立、候奏班齊,馬驥是禮部侍郎,則在文臣班列,他看了看前頭的丁相,然後又掃視了丁相身後不遠處站著的賈似道。
那賈似道正眯著細眼睛,臉上也沒有什麼表情,馬驥不解,那陳宜中被貶地方,賈似道怎會如沒事人一樣,一定在肚子裏憋著什麼大眨
此時朝賀接近尾聲,馬驥便隨眾官員稽首齊呼:基令節聖節名逐朝換,臣等不勝大慶,謹上千萬歲壽。
朝賀之後,皇帝趙昀移駕紫宸殿,先去內殿換裝,左右都分列單桌席位,隻要是京中上了品次的官員、勳貴以及皇族子弟都在此列鄭
此時隻聽合門官道:不該赴坐官先退。
其餘官員則出了大內,此時開始奏教坊樂,舞蹈也開始了。
官員、王公勳貴等坐了下來,皇帝趙昀則換了玄色常服出來,坐在殿內。
內侍官一喝:斟禦酒。
第一盞為宣視盞,內侍送禦酒,樂官打板演奏,臨安角妓唐安安在紫宸殿中央舞台上開始唱《祝堯齡》,一邊唱一邊跳動起來。
唐安安的臉色一直都沒有離開皇帝趙昀,眼神之中充滿魅.惑。
趙昀看到唐安安之後,眼睛竟沒有移動半分,始終都在唐安安身上,唐安安淺淺一笑,趙昀便隻覺得心神蕩漾,喜上眉梢,竟有些把持不住了,隻歎如今還在殿內,大庭廣眾之下當著滿朝文武百官,也就忍住了。
身邊的內侍董宋臣便一直在身側留心著,那唐安安是他安排的,他沒想到唐安安會受到皇帝的寵愛。
董宋臣有些糾結,蘇家交給他的任務是讓唐安安刺殺皇帝,隻是若皇帝一死,那新皇帝是誰?
皇帝無子,若從皇室近親之中選擇,就會是榮王之子忠王趙孜(趙禥)了,趙孜從就被皇帝養在宮中,收為養子,先後被封為建安王、永嘉王、忠王,但趙孜是個弱智兒,董宋臣覺得也好,趙孜更容易掌控,也更有利於計劃。
但董宋臣還有其他的安排,他覺得踩在一條船上並不安全,萬一事情出差錯了呢?
董宋臣再次看了一眼唐安安,唐安安舞技很好,配的上臨安角妓這個稱號,行事便有了十足把握。
閻貴妃方才便見到皇帝陛下的眼睛一直盯著那唐安安,很是生氣,那唐安安就曾出入宮闈,仗著年輕美貌,被官家盛寵,很是讓她嫉妒。
如今她雖為貴妃,但膝下無兒無女,那升國公主趙寶兒雖寄養在她名下,但畢竟不是親女兒,而且還是死去的賈貴妃之女,賈似道的甥女。
朝中賈似道與丁大全也是明爭暗鬥,排除異己,她則站在丁大全這一邊,所以對升國公主隻有一個後母的名分。
再者當初閻貴妃以為賈貴妃死了,她就能當皇後,那謝道清雖也沒有子女,但依舊還是大宋的皇後,此刻就坐在官家身旁。
當不上皇後,閻貴妃認了,可唐安安卻出現了,還成功勾住了官家,原本閻貴妃還想借著皇後之手除掉唐安安的,可謝道清倒好,一臉平靜,絲毫都沒有波瀾,跟個庵堂的比丘尼似的,每日不是上香拜佛,就是念經,對唐安安的事情也沒有插手,由著官家胡來。
閻貴妃想著,手指頭緊緊掐著,攤開一看,差點掐出了血!
此時恨不得除掉這顆眼中釘肉中刺,不免恨上了十分,看著董宋臣,希望能讓董宋臣下手,畢竟所有人都知道他閻董丁馬一黨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
......
謝道清身為皇後,自然清楚後宮的事情,隻是她雖貴為皇後,卻從未受官家寵愛,能坐穩皇後位子,不過是仗著先楊太後的關係,再者她的姿色也並不美。
皇帝感念楊太後扶持他登上帝位的緣故,所以在賈貴妃死後,也沒廢掉她皇後的頭銜,後來還讓榮王之子入宮,她則當那弱智兒的養母。
當養母還好,至少未來皇帝登基,她就是太後,還是一國之母!
眼下她也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唐安安與官家眉來眼去,再者此時的後宮之中,她已經做不得主了,閻氏囂張跋扈,朝中那四人之中便有閻氏的身影。
等未來皇帝登基,她再對付閻氏罷。
現在就潛心佛法,每月正月初一十五,便去徑山寺燒香禮佛,一來二去,也就認識了偃溪廣聞,成了虔誠的佛教徒。
謝道清想著,朝著偃溪廣聞點零頭。
偃溪廣聞慈眉善目,坐在皇帝身側,佛家象征性的微微一笑,早就忘了之前的鬱悶,他先前還在想那青年怎麼不來徑山寺,若入了徑山寺,必然好好度化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