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台南之行(1 / 2)

林杭升與隨行的副使、大官吏一道南下,沿著流求島東邊的海岸線,經過宜蘭、花蓮、台東、屏東、高雄、台南等地。

林杭升在經過這些地方的時候發出一片讚歎之聲。

蔓延看去忽然心頭蹦出來一句話,來自故事會中:“這是一片新開墾的地方,這也是一片神奇的地方,它給巴蜀百姓提供了一個安全的港灣,而且流求孤懸海外,卻攻守兼備,實在是一個不錯的地方。”

到了台南,林杭升發現台南這邊的氣比台北那邊還要熱,而且這裏主要種植水稻與甘蔗這些作物。

地裏的百姓正在給莊稼除草和灌溉,水稻的長勢也比台北那邊要好上不少。

聽去年的時候,這裏的水稻自產自足養活簾淮水兩岸的移民。

而在今春之後,這裏也開墾了不少的水田和坡地,打算多種一些。

“可見到林、黃二人?”

“諾,在那兒。”

林杭升見到一塊新開的水田裏,和百姓們一起開墾的林放與黃同二人。

二人赤著上身,脖子上掛著一條汗巾,腰上還綁著上衣,頭上戴著一頂草帽,麵朝黃土,背朝。

在他們的前麵還有一頭老牛,黃同揚起鞭子朝著那頭老牛厚重的皮膚上鞭去。

“哞——”老牛的鼻腔裏麵發出仰長嘯之聲,然後忠誠地拉著犁耕作著。

林杭升沒有上去打攪,而是看著。等二人耕完一壟之後才看到遠處田壟上站著一人。

見到是林杭升之後,二人驚呼起來。

林杭升便將臨安城內發生以及他來流求的事情統統都告訴給二人。

林放與黃同二人分外激動,又想起在林杭升麵前顯得太過激動了,然後就尷尬起來。

林放聽了林杭升在流求路的見聞之後,便道:“朝廷要訓練水軍了,可我大宋水軍縱橫下英勇無敵,還需要再擴建水軍麼,還不如買些馬匹訓練騎兵?這件事情你怎麼看,回臨安之後一定要將這件事情上奏給官家。”

“是啊,韃子滅金之後雖並了金國水軍,可他們馬上無敵,騎兵精湛,但是這舟船水師還是我大宋厲害,我大宋憑長江、漢水、淮水以及海上防線就可以將韃子阻隔在北國,這再訓練一支水軍不是浪費朝廷國庫的錢財麼?”邊上的黃同也是同樣的疑問。

“二位兄長太過慮了。”林杭升道:“二位兄長也知道如今我大宋各地水軍中,有許浦(蘇州近郊)、澉浦(杭州灣北岸)、定海(寧波近郊)水軍,還有浙江水軍,泉州殿前司左翼軍水軍、廣東殿前司摧鋒軍水軍。如今水軍人數不足伍萬,朝廷雖已設京湖製置使(位於長江中遊和漢水流域)、兩淮製置使(長江下遊和淮水流域)、沿江製置使(長江河防)、沿海製置使(明州(浙江寧波)守臣兼領。)等,雖然我大宋水軍縱橫下,可蒙古人一旦突破我長江險,或沿江而下,那我大宋豈不是危矣。所以要訓練水軍,將來可沿海北上,攻打蒙古沿海,其次,也可護衛我大宋海船到西洋航線的安全,若是有外敵攻我流求,可以在海峽阻擔再者這流求孤懸海外,若能有一支水軍,就可保我流求一方平安,這些情勢二位兄長也應該比我清楚。”

二人聽了林杭升的話倒是點點頭讚同了他的。

不過黃同卻皺著眉頭道:“隻是眼下官家初登大寶,這要擴建水軍不宜大動幹戈啊,還是得緩緩圖之啊,流求這邊隻要讓泉州殿前司左翼軍三千水軍相助即,還有澎湖的李源水軍即可,至於擴建的事情我覺得你回臨安複命的時候,可以和官家提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