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陂北部,遠處蒼涼大地上忽然升起了哀鳴之樂,那是蒙古人正在營帳外哀悼死去的士兵。
所有人臉上的表情都很凝重,今天他們這一邊死去了兩萬人,而且都是在瞬息之間死去,連家書都來不及寫就離開了人世,還有不少的將士正哀嚎著,忍受著肌痛骨痛,還有些挺不過去的將士正在死去。
醫官們隻能束手無措,南下帶來的藥材不多了,他們隻能盡力治療那些受了輕傷的士兵。
攫欝攫。這一路南下,他們開始懷疑蒙古王庭的決策是否是正確的,蒙哥大汗死在了川中一戰中,紐璘他們也死了,川中的大軍已經撤回了北方,宋人已經完全收複了四川。而這裏的情況也快差不多和四川一樣糟糕了,拔突兒被擒,水軍全軍覆滅,兀良合台軍尚無消息,但可見到兀良合台的情況應該也不會更好。
他們已經圍攻黃陂很長時間了,可黃陂這一座小小的城池就讓他們丟失了這麼多條將士們的性命。
他們覺得不值得!
如今宗王忽必烈又慘遭不測,躺在營帳內養傷。
所以他們更覺得這次南下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此時此刻,他們忽然聽見了黃陂城外敲磬念佛的聲音傳來過來,與這邊蒙古獨特的淒涼音樂一樣,但他們認為這邊更顯得淒涼。
劉秉忠知道他們敗了,今天下午的戰鬥比上午的時候還要慘烈,統計上來發現死了兩萬五,更何況還有另外一個數字還沒統計出來,劉秉忠估計他們此番傷者也有兩萬。
是以劉秉忠的心情更加沉重。
同時他還要安撫軍中那些將領們的情緒。
劉秉忠對那些人道:“我軍尚可一戰,那宋人雖然火器厲害,但總會有用完的一刻,但我蒙古騎兵更厲害,我蒙古士兵更英勇無敵。”
接著他就用忽必烈的命令。
“快去淮河,讓楊宣撫多調一些兵馬過來。”劉秉忠所說之人正是楊惟中,此時楊惟中任江淮、荊湖南北路宣撫使,節製著蒙、漢諸路軍隊。
劉秉忠的用意就是讓楊惟中再多派一些兵馬過來,與此同時劉秉忠還擔心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嘩變!
果然劉秉忠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劉秉忠見情況不妙立即去了忽必烈的營帳前,張柔也趕緊去了那裏,見到部分將領正在忽必烈營帳前喧嘩。
然後知道這些將領正打算向忽必烈死諫,讓忽必烈盡快下令班師回朝。
但被劉秉忠攔住了。
“我們是看在聰書記的麵子上,要是換了其他人,我們早就入內了。”
於是他們就停在忽必烈營帳前並沒有入內,而是左右竊竊私語,接著便齊聲朝著忽必烈帳內喊著。
劉秉忠沒有辦法,他隻能站在他們麵前,苦苦地勸這些將士不要意氣用事,但這些嘩變者依舊高聲喊著。
董文炳立馬就趕了過來,也幫劉秉忠應對這些人,接著他就進了營帳中。
……
營帳內忽必烈曾在晚上的時候醒了過來,但因為身體實在太虛弱了,所以就沉沉睡了過去,竇默以及一些醫官就守護在營帳內,日夜不息地輪流值班。
忽必烈雖然聽見了聲音,但他現在還是很虛弱,隻微微張開了一眼,對邊上的竇默道:“竇先生……那是誰?”
竇默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這時候站著一個中年武將,此人正是董文炳,於是董文炳在忽必烈的耳朵竊竊私語起來,忽必烈聽了之後表情忽然變得凝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