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劉炳忠進鄂州府(1 / 2)

劉秉忠不知該說什麼,他的氣勢弱了,即便宋人沒有自我誇獎,但事實擺在眼前,宋國的發展的確超出他們的想象。

他們以為宋國依舊是那個愚昧不堪,頑固自封的國家,如今見到這一切發展的很好,倒顯得他們大蒙古國落後於人了。

因此一行人的麵上皆沒有光彩,但心中卻暗暗發誓等回到北方之後必定讓蒙古國走上正軌。

……

快到正午的時候,劉秉忠等人終於見到鄂州的城牆,他們此刻皆掀起車簾子抬起頭看著城牆,因為城牆太高了,所以脖子看的有點酸。

而在城門口,來往的百姓人潮川流不息一刻都沒有停止過,在城門口站著的皆是穿戴甲胄的宋國士兵,他們的麵色不變,仿佛如同廟裏的泥塑一般,巋然不動站立著,與劉秉忠印象中的大為不同。

鄂州城被一條護城河圍繞起來。青磚包裹起來的城池就這樣屹立在護城河畔,倒映的城牆影子看上去也是十分清晰,那叫一個幹淨整潔啊。

劉秉忠與竇默他們已經被鄂州這座城池吸引了。

鄂州的城門很是高大整齊,而且都是用青磚,趙誦就給他們介紹起來,據說鄂州城牆是用三合土建造而成,然後澆築了鐵水,保證刀劍都插不進去,從堅固程度上來說可見不凡,而且也是為了應付熱火器而建造。

此時此刻馬夫順勢放慢了速度,這是趙誦的意思。劉秉忠等人又抬頭望去,隻見城牆高好幾十丈,外城構有馬麵,間距百步,還有高大的甕城,然而甕城的形製也與一般的有所不同,各甕城正對都門之一麵,均建有磚砌箭樓一座。而各樓對外及兩側牆麵上,均開方形射孔四列,以增加防守時之殺傷力,此項設施,為前代所沒有,也是鄂州城池的創新之作。

劉秉忠等人止不住歎息,不知該用什麼詞彙描述眼前看到的這一切,心底暗暗想著等回中原後一定要讓宗王忽必烈修建一座比鄂州城還要高大的城門,到時候叫宋國人好好看看。

趙誦差不多能觀察到劉秉忠等人的心境,不過他並沒有在意。

驢車繼續行駛起來,然後就從高大的城門口穿入。

這個時候劉秉忠的目光停留在了地麵上,因為他看到鄂州的街道上都鋪著磚塊,鋪設的如同魚鱗一般,甚至在地麵兩側還留著排水用的溝渠。

劉秉忠又仔細觀察起來,這條街道非常寬闊,同時雙向走七八輛驢車都沒有問題。

視野中的一切如同走馬觀花一般,但劉秉忠的腦海中尚在回想方才街道的時候,忽然兩側出現了不少的鋪子,這些鋪子自東向西沿著一條街道發展,有吃食店、成衣店、裁縫鋪、鞋子鋪、客棧、書籍鋪、茶館、飯館、驢車行等等。

劉秉忠知道要看一座城池的發展,不僅僅看店鋪,還要看人流,鄂州的人流還是比較多的,雖然與臨安城比較還是少。

這時候劉秉忠指著路邊的“廁所”字樣的屋舍問這邊上的趙誦。

趙誦道:“這就是茅房了。”

劉秉忠還不知道為何會見到茅房,趙誦就向他介紹起來。

劉秉忠點點頭,因為從未見過這種茅房,而且還分男女。

實在是聞所未見啊!

從城池的幹淨整潔以及人流情況來看,都比燕京城繁華整潔多了。

忽然有人跑了過來,手裏拿著一些報紙,喊著:“賣報了,賣報了,剛出的故事會,要來一份麼?”

聽到有人在賣故事會,劉秉忠打起精神來,他曾在王弼安以及尤二給的情報中知道這個,這是一種在邸報上連載的一種文章題材,故事包羅萬象,從神話故事到市井小民的愛情等,很受宋國市井百姓的喜歡,甚至有不少文人士大夫也喜歡在閑暇之餘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