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春耕續之郝經下田(1 / 2)

郝經離開錢塘縣之後就去了仁和縣城,仁和縣城離這邊還有不少的距離。

為此郝經一路坐著驢車一邊眯起眼睛,杜子如也知道老師累壞了,沒去打擾他,而是拿起臨安城內當下一本最火的書籍看了起來。

杜子如讀的書叫《萬國演義》,據說是一個叫江桁的人寫的,而且江桁早些年的時候曾隨商隊去世界上一些國家進行商業活動。而他寫這本書的時候,就在去黑衣大食的船上。

這本書記錄了當今世界上很多國家,而且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文化、風俗、服飾等等。

杜子如翻了就看了起來。

……等郝經睜開眼睛的時候見到杜子如還在驢車內看書。

郝經笑著問杜子如:“子如,一路顛簸你就不怕傷了眼睛麼?”

“郝先生,這書太好看了,我不知不覺竟然看入迷了,讓先生見笑了。”杜子如笑了起來,放下了書。

“書我看過了,確實是一本好書,不過我也隻是看了其中一部分,不知道接下去這個叫江桁的人什麼時候寫完?”

聽了郝經說的,杜子如問道:“還沒寫完,難道這江桁死了。”

“這我不清楚,希望還活著。”郝經總覺得這本書還沒寫完。

二人接著便開始談論這本書的作者以及書中記錄的一些內容。

“先生我在東宮的時候曾聽殿下說他要在臨安城建幾座圖書館,專門給士子百姓們看,而且還是免費的。”

郝經曾聽劉秉忠說過,他道:“殿下這麼做就可以招攬天下士子的心了,可比現在的科舉選士,我大宋未來必然文化昌盛、教化萬民!而且現在臨安城什麼最多,恐怕書最多吧,還有那些造紙工坊,報紙的價格都隻要一分錢一份就好了。”

聊著聊著不知不覺地車子就到了仁和縣城,此時已至夜晚,於是二人隻能暫住在仁和縣衙內。

仁和縣衙的官吏趙為仁親自接待了郝經,郝經也親自過問仁和縣春耕情況。

趙為仁道:“這幾日天氣不錯,某已經讓下麵的人去地裏看了,現在城外的地都開始動起來了。”

“明日還要勞煩趙縣令帶頭啊。”

郝經打算明日一早的時候就去周邊視察。

到了晚上入眠的時候,一場春雨突然襲來,伴隨而至的還有一聲炸雷,郝經被炸雷聲嚇了一跳,他幾乎沒在南方待過,接著炸雷過後雨勢漸大。

杜子如連忙關窗,郝經則打開房間大門披上一件衣服要去廊道那邊走走。

郝經走入長廊,杜子如關上門窗之後,立馬抄起郝經的一件衣服,當即尾隨其後,深怕郝經感冒了。

郝經看著這雨的時候想起白天在錢塘縣看到的春耕場景。

他以前在燕京城、開平城以及在家鄉陵川待著的時候也沒見過這麼浩大的春耕情況,一時間有些震驚。

早些時候蒙古犯境,宋國為了百姓的安危,便遷了百姓,因此邊境一卷入戰爭,遭殃的先是百姓。

而如今錢塘縣春耕的百姓大多來自北邊兩淮的戰亂之地。

但今年錢塘縣的春耕秩序井然,並沒有發生鬥毆或者罷種的情況。

要管理這麼多的災民,大宋朝廷要肩負起多大的重擔,更何況還要照顧他們的生活,保證災民不鬧事,再給土地、屋舍、耕種的房屋,朝廷要付出多少心血。

“好一場春雨啊,一年之計在於春。等再過幾日水田裏的稻穀就發芽了,到時候百姓就要開始深耕插秧了。”

這時候郝經有感而發,忽然聽見腳步聲,轉過頭的時候看見杜子如拿著他的衣服站在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