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太白劍法(1 / 2)

蜀地劍閣觀

這秦義自經師傅李太白點撥之後,日夜苦練步法,除了吃睡,其餘時間都在這梅花樁之上,不可謂不努力。

這不,他已經連續修煉了七了,期間師姐李青青頭幾日還來看過他兩次,朝他做鬼臉秦義都沒有分神,後來她覺得無趣就沒有來看過秦義練功了。

第八,一大早,秦義像往常一樣,雞鳴聲剛響,便從客房衝到了梅花樁。

剛要起身,突然聽到李白從身後叫道,“徒兒且慢,你已練了七日,今日,我且看看你的修煉成果。”

秦義轉身朝李白行拱手禮,“還請師傅指點一二。”

李白道,“上樁,紮馬。”

這秦義經了這幾日的練習,並沒有像剛來時慢慢爬上梅花樁,而是左腳一踏,右腳一蹬,竟是飛身一躍,跳到了那梅花樁之上。

李白點首稱讚。

隻見那秦義落在了梅花樁後,紮下馬步,屏息入定,雙目緊閉,似與那梅花樁融為一體。

李白右手劍指,點在了秦義腳下的梅花樁,隻見那樁子狂顫,可這秦義竟像是和這梅花樁是為一體,也跟著樁子一起搖晃,並沒有任何反應。

李白大喜,“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徒兒確實是個練武的好苗子。可以了,你下來吧。”

秦義這才緩緩將雙目睜開,一躍從木樁上跳了下來,但他卻做不到像李白那樣如羽毛一般,不過,落地時也沒有太大的動靜。

秦義咧嘴一笑,“師傅過獎了,可徒兒還有一事不明,我這步法隻需練習在梅花樁上紮馬步嗎,不需要在梅花樁上走動嗎?”

李白微微一笑,“嗬嗬,為師讓你在梅花樁上練習紮馬隻是因為梅花樁比較高,我在練習你的平衡力,以及施展輕功時的呼吸方式,換在別的高處也是可以的,不過這梅花樁除了高外,另一個好處就是比較危險,身體稍微放鬆便會從上摔落,這種無形的壓力會讓你事半功倍,飛速進步。”

秦義恍然,“師傅費心了。”

李白輕拂衣袖,揮了揮手,“莫跟師傅客氣,師傅很高興能夠收到你這麼賦異稟的徒兒。你現在已經有了步法的基礎,我可以開始傳授你劍法了。”

李白轉身走到了一間空房,“你且跟為師過來。”

二人來到空房,李白從空房的一個箱子中找到了一柄竹劍,遞給了秦義,道,“徒兒上前領劍。”

秦義趕忙上前接過竹劍,“徒兒領命。”

李白道,“你年齡尚,身體還未完全成型,還不到找一把趁手武器的年紀,這把竹劍較輕,比較適合你練習,你且先用著。”

秦義看了看手中的竹劍,甚是歡喜,“謝師傅賜劍,雖是竹劍,但這是徒兒人生中的第一把劍,徒兒很喜歡,定會好好珍惜。”

李白也沒有過多寒暄,朝著道觀中央走去,道觀中央是一個以香爐為圓心的圓形廣場,廣場隻是用很普通的青石磚鋪成。

秦義跟著師傅來到廣場,拿著手中的竹劍躍躍欲試。

李白微笑,“徒兒莫急,這劍術的第一式依然不是舞劍。”

“為師將傳授你的劍法名為太白劍法,是為師根據你師爺劍聖裴旻所授的金吾劍法與自身劍法相結合所創。劍法共十式,一式為一步,十步一殺人,千裏不留行。”

“這十式雖然聽起來隻有十步,可練起來絕非易事,每一式所要下的苦工難度都是加倍的,徒兒定要做好心理準備,還是先前那句話,習武練功切莫急於求成,打好基礎,方能成就大能。”

“這第一式,便是那日你見為師在香爐之上所做,名為鶴立式,此式乃為太白劍法的起手式,雖看似普通,但卻能調動身體的每一塊筋骨,你且與我同做。”

秦義頓時打起了精神,“是,師傅。”

“第一步,抬起左腳,右腳單腳站立。”

秦義用著前些日子師傅交給他的呼吸方式,很輕鬆地便做到了單腳站立,並且立如青鬆。

“第二步,左手持劍與肩同高。”

“第三步,右手劍指,與劍同向。目視劍尖。”

秦義按照師傅的指示,學著師傅的模樣,學的倒也是有模有樣。

李白收了陣勢,回過身,看著秦義,“不錯,徒兒學的甚快。這雖然是起手式,也是最簡單的一式,但你要勤加練習,這段時日你先練習,如果有自信時,可以前往梅花樁上練習。給你七日時間,這七日不再像前幾日練習步法時那樣,白日你且練習這鶴立式,日落之後你與青兒一同隨我在老君殿念誦經文。”

這七日時間,快不快,慢不慢。不快是因為沒有前幾日那麼忙碌,不慢則是因為晚上秦義能和師姐李青青一起誦念經文,秦義念經之時本該心無雜念,但是在這師姐身旁,心裏卻像是吃了糖一樣甜蜜,人們常幸福的時光總是很快,所以這七日時光可謂是不快又不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