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拜師(1 / 2)

蜀山劍閣山劍閣觀

上回道,這李太白,李青青父女二人帶著秦義入了客房,經過了一番打掃,終於將秦義安頓下來。山裏的太陽下山的早,秦義秦明二人差不多是過了晌午到的劍閣觀,經過這番忙碌,太陽就要下山了……

客房內

李太白看著滿頭大汗的李青青和秦義,不禁笑了笑,“義兒,青兒辛苦了,觀中也沒什麼門客香徒,客房經常空著,著實積了不少灰塵。”

秦義用胳膊擦了擦腦門上的汗,咧嘴一笑,“叔叔,義兒倒是不累,可真是謝謝青姐一個女兒家幫忙打掃了這麼久。”

話音剛落,肚子卻不爭氣的咕嚕嚕叫了起來。

“哈哈,你這不點,總是愛逞強,還不累。”青兒開心地打趣道。

窗外的斜陽落入屋內,剛好照到了李青青的桃麵之上,將臉上的汗珠照耀得晶瑩剔透。

秦義看著李青青,有些害羞,不禁低下頭去,“青姐,義兒和明叔趕了一上午的路,飯都沒吃過一口,爬了好久的山路才到咱們觀呢。”

李太白心疼道,“義兒著實懂事,來了這麼久都沒喊叫過餓呢,別著急,你嬸嬸應該快回來了。”

真是曹操曹操到,太白話音剛落,隻聽觀外便傳來了悠揚的山歌聲。

“高高山上(喲)一樹(喔)槐(喲喂)

手把欄杆(噻)望郎來(喲喂)

娘問女兒啊,你望啥子(喲喂)

(哎)我望槐花(噻)幾時開(喲喂)”

這女聲雖然不是很嬌美,但聽著清脆爽朗,也是悅耳動聽。

李青青大喜,“爹爹,娘親回來了”

沒錯,這山歌聲的主人不是別人,正是李白的夫人,宗楚客之孫,宗夫人。

李太白一手牽著李青青,一手牽著秦義,朝著觀外走去,“義兒,叔叔帶你去見你宗嬸嬸。”

劍閣山山路

這劍閣山附近雖然連綿了不少的山麓,可因其山勢險峻,海拔高,似一把衝利劍,在群山之中可謂鶴立雞群。雖然高山風景很美,但這上下山卻是頗為不便,那麼為何李太白偏偏選擇了在這劍閣山山頂上建造一座道觀呢?

不因別的,你看看這山路上的女子便知道為何了。

陡峭的山路台階似是被劍所築,兩側長滿了竹林。山路之上不見人走,卻見一女子身著一襲白衣,麵帶白紗,頭戴鬥笠,肩抗一竹擔,擔裏裝了些果瓜蔬菜,腳下禦著一柄長劍,朝著山頂而飛。

這世人皆知李太白是一名劍術高手,卻沒想到他的夫人宗氏也同他一樣,是位使劍的高手。

李白夫婦二人均會禦劍飛行,因此他決定將自己的道觀建在這高聳入雲的劍閣山之上,一來是想避世,二來他也怕日後有人上門找些麻煩,山路狹窄,並排兩人爬山便有些吃力。

劍閣觀外

宗夫人不一會便飛上了山頂,來到了劍閣觀門前。

此時,李白三人已經來到了門前。

李青青和秦義趕緊上前接下了宗夫人肩上的重擔,秦義一邊抬著擔子,一邊朝著宗夫人問好,“嬸嬸好。”

與此同時,李太白也來到宗夫人的身旁,攙扶著夫人從劍上下來,“這位是秦玉龍兄弟的兒子,秦義。”

宗夫人爽朗一笑,“不點很懂事,義兒好。”

李青青一麵和秦義抬著擔子往觀中走,一麵吃醋道,“青兒也很懂事的好不好,娘親都不誇誇青兒。”

李白和夫人同事仰大笑,“哈哈哈,青兒一直都很懂事,就是有點愛爭風吃醋的毛病。”

李青青聽後頓時臉一紅,將兩個腮幫子吹的鼓鼓的,甚是可愛。

兩個家夥將擔子搬到了廚房便去了偏房等候,宗夫人忙碌地做起了晚飯,而李太白獨自走到觀外的懸崖邊,倚靠在一顆巨石上,拿起了手中的酒葫蘆,痛飲了起來。

半個時辰後,

李白夫婦,李青青,秦義便坐在了餐桌旁,秦義餓了一,也顧不得什麼形象,大快朵頤起來,李青青一邊嘲笑著秦義貪吃,一邊口吃飯。待秦義吃得稍飽一些,李太白突然放下了手中的碗筷,語重心長地對秦義道,“義兒,秦明賢弟此去白帝城後,還要返京一趟,怕是要不少時日,叔叔也很久不下山,無法陪你巡遊蜀地,不如我收你為徒,在這觀中傳你劍術,道法,你意下如何。”

秦明聽後兩眼大亮,頓時從凳子上跳了起來,“叔叔此話當真?那真是太好了!我早就想跟叔叔學習劍法了,奈何在京城時爸爸讓我整日跟著秦明叔叔學習一些基本的槍法和鐧法,連我們秦家的秦家鐧法都還沒交給我。”

李白笑了笑,“義兒,你還叫我叔叔那?”

李青青朝秦義做了鬼臉,“傻瓜,還不快叫我父親師傅。”

秦義瞬間嚴肅,朝桌子外退了一步,雙膝跪地,朝李白叩首道,“弟子秦義拜見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