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拜師(2 / 2)

李太白起身將秦義扶起,“義兒免禮,快起來吧。”

秦義答,“謝師傅。”

隨後兩人重新就坐。

李青青驕傲地朝著秦義笑了笑,“不點,以後你要加我師姐哦。”

秦義一臉茫然地看向了李太白,“師姐?”

李白笑,“嗬嗬,不錯,青兒她自幼拜我為師,跟我學習詩詞歌賦,書法寫字,算得上你的師姐。”

秦義恍然大悟,忙朝著李青青點頭哈腰,“師姐好,師姐好。”

李白問,“義兒,總稱你義兒有些繞口,咱們唐人有二十冠而自的習俗,可如今你尚且十歲,還未取自,不如為師賜你一別號,你看如何?”

秦義忙點頭,“師傅文采名滿大唐,義兒受寵若驚。”

李白稍加思索,“勿仇,不如就叫你悟仇兒好了,明悟的悟,仇恨的仇。”

秦義愣神了片刻,心想,“師傅為何取了仇恨的仇字而不是惆悵或者是憂愁的愁呢?”

不過這念頭也隻是一閃而過。

秦義趕忙叩首謝拜,“謝師傅,您盡管叫我悟仇兒就好。”

宗夫人看著李白收徒甚是開心,也跟著開心地笑了起來,“哈哈,好一個悟仇兒,悟仇兒,還不快來拜見師娘。”

秦義咧嘴笑笑,又朝著宗夫人的方向叩首拜道,“悟仇兒拜見師娘。”

李太白生平豪邁瀟灑,也沒有為秦義舉行什麼收徒儀式,就這麼收下了秦義做了徒弟,四人又有有笑地吃了一會。吃過,由於色太晚,李白便讓李青青和秦義回到了各自的住處休息了。隻是囑咐了下秦義,明日雞鳴時分便要起床到院子中去。

次日

東方剛亮起第一抹魚肚白,不知何處的公雞開始“喔喔“地打起鳴來。

秦義剛聽到第一聲雞鳴聲身體便像觸電了一般,睜開了雙眼,“嗖——”的一聲從床上跳下,飛快穿好了衣鞋,可見這一晚秦義操心了一晚,並沒有睡深。

秦義一路跑,來到了院子中。

此時,色未亮,秦義依稀看到有個人影左手持劍,右手劍指,單足立在道觀中央的香爐之上,白衣飄飄,伴隨著香爐的煙霧,似神仙一般。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詩仙李白。

李太白見秦義來到,便緩緩從香爐落地,竟沒揚起一絲灰塵,就像一枚羽毛落在了地上。

李白道,“悟仇兒,上前。”

秦義趕忙立直站在了李白身前,“徒兒聽命。”

李白從袖口中掏出了一件衣服,遞給了秦義,“這是你師娘連夜給你縫製的衣服,你試一試。”

秦義大喜,“謝謝師傅師娘。”

接過手中一看,也是一襲白衣,穿在身上十分合身,“太合身了!”

李白笑,“喜歡便好,你隨我到梅花樁附近。”

李白領著秦義來到了秦義第一險些摔跟頭的地方——梅花樁

沒錯,秦義的第一課便是那梅花樁。

秦義有些失落,“啊?師傅,你不是要教我劍法嗎,為何帶著徒兒來到了這梅花樁啊……”

李白笑了笑,“悟仇兒,可別急功近利,就像在京城你爹爹不教你秦家鐧法一樣,練功習武最忌諱的就是急於求成,沒有紮實的基本功,就算給你一本武林秘籍,你也隻能懷璧其罪。”

李白嚴肅道,“我的師傅,劍聖裴旻,當年教我劍術時,第一步也是教我步法,劍術看似上身賣力,實則要全身靈動,步法跟不上身法,劍術死板,破綻連連,如若身輕如燕,腳法飄逸,莫劍術,這禦劍的本事你也會有所成。”

秦義也是自幼習武之人,頓時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趕忙道,“徒兒愚笨,謝師傅指點,弟子定永記在心,往後莫敢好高騖遠,急於求成。”

李白欣慰地點了點頭,“孺子可教。今是你練功的第一,我先教你如何在梅花樁上紮馬運氣。”

“劍去!”

隻見李白腰間長劍飛馳而出,嚇了秦義一跳,落地時剛好跳在了李白的劍上。李白之劍是一把上古青銅劍,劍身隱約透著暗紅的光芒,正是上古神劍,幹將。其夫人之劍便是莫邪。幹將載著秦義飛到了梅花樁的高度,秦義踩在兩個身旁的樁上,紮下了馬步。

“劍來!”

李白收劍,一躍而起,落在了秦義旁邊的梅花樁上,“深吸一口氣,腹微脹,閉氣,把氣從丹田上移至胸口,兩腳前傾,盡量堅持到你撐不住為止。”

秦義照做,似覺身體確實輕了幾分,便咬牙一直堅持到身體搖晃才肯鬆口。。

李白見秦義悟性不錯,欣賞道,“很好,往後幾日,你除了吃飯睡覺,便在這邊練習。”

罷,又一跳,到了大殿的屋頂,倚靠著屋角,眺望遠方的朝陽,拿起了腰中的酒葫蘆,暢飲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