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 十八路諸侯會盟(1 / 2)

“籲~”

一路奔馳,裹著一身的朝晞露水,公孫瓚一行萬餘人馬,日夜兼程,馬不停蹄,終於於半月後的清晨,趕至酸棗縣外。

一聲令下,旌旗搖曳,令行禁止,全軍隊伍在指揮下緩緩停了下來,有秩序的安營下寨,人就食,馬喂料,就地歇息。

一路的風塵,讓這些久經沙場的戰士們,麵容上披上幾分風霜神色。

不過,出於本能的警惕,還是讓他們苛忠值守,於營寨外肅立警戒。

很快,他們的目光,便凝聚起來...

“來者可是都亭侯,公孫太守呼~?”不多時,一員身披黑色甲胄的騎將,領著五十騎,於公孫瓚外大營門轅前停下。

當前來將,於一眾公孫瓚士兵警惕的目光注視下,孤身上前,放聲詢問。

“某家正是,來者何人?”公孫瓚還未休憩,便聞得呼聲,皺眉拍馬而出,凝視對方武將。

“好叫公孫太守知曉,某家曹仁,奉典軍校尉之命,特來迎接公孫將軍及麾下部署,班師前往酸棗盟軍處回合駐紮。”圓臉來將淡淡一笑,雙手一拱,施禮道。

從這裏,就可以隱約的看出曹操為人的周到縝密了。

作為本次會盟號召者的他,派出麾下親信曹仁、曹洪、夏侯淵,分別率領千餘士卒,沿途迎接招待前來會盟的諸侯。

潛移默化中,這些受到禮待的諸侯們,對於曹操的印象,便平添的多上了些許好感。

也別小看了這些許好感,很多時候,往往是可能會因為一絲好感而得到同樣的禮遇。

至少,在其禮待的態度、並許諾供給由冀州牧韓馥提供的糧草輜重的條件後,公孫瓚對於那尚還未曾謀麵的曹操,已然多上許多好感。

公孫瓚麾下的王牌精騎,白馬義從的威名,曹操早有耳聞。

加上其又帶來一萬五千士兵會盟,出於實力考慮,被安排在了右側外營,兼擔此翼方向的護衛。

隨著陸續趕至的諸侯兵馬,原本尚還略顯冷清的酸棗,漸漸變得人聲鼎沸起來。

打曹操豎立起義大旗起,不過月餘,天下各路諸侯紛紛引兵馬投雒陽而來,粗粗一算,竟不下於二、三十萬。

顯然,一場惡戰在所難免!

旌旗漫天,炊煙繚漫,各大勢力彙聚於一處,寨連寨,營連營,百步之內有戎帳,目及之處狼煙垛,方圓十裏連綿絮,持槍鵠立豎矛戈。

營盤之中,來往的軍士車攻馬同,氣勢如虹,當真是好一副軍容。

如今,這裏便成了天下聚焦的所在。

自從曹操打起討伐董卓的大旗,關東各鎮諸侯紛紛來此會盟,一時間兵馬雲集,鋪天蓋地,聯營長達數十裏,聲勢極其浩大。

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

第九鎮,濟北相鮑信。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

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加上號召人曹操本人,一共十八路諸侯,於酸棗會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