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過獎,元儉受之有愧。”對於高郅的誇獎,廖化卻是謙遜尊微,不敢自得。
此時,正值公孫瓚和袁紹兩軍爭奪的焦點,他們誰也沒有注意到,位於幽州外地,高郅的兵馬正在秘密調動,他已經率領精兵到了冀州邊境。
可以說高郅他的奔襲速度,委實是過快。
就連此縣這裏的差役還明白是怎麼回事,便被人全部捉拿,關進了牢房之中。
因為,衙役和士兵一般都是互不相犯,各司其職,他們現在還覺得莫名其妙。
不過這些人,也不影響大局,高郅現在重點還是放在精練士兵,攻伐袁紹後方,製造混亂為主。
說起精練士兵,沉思片刻後,廖化複又出列,答道:“將軍,元儉認為,各營士兵雖然在校場操練日漸精純,但沙場廝殺卻並非這校場操練可比,不經曆戰陣,我軍恐難成精銳虎狼之師!若是遇上敵軍精兵,勝負難以預料!”
這段時間相處下來,高郅對廖化非常信任,他與軍中其他校尉相處融洽,因此廖化現在容光煥發,眉眼間充滿自信。
不過廖化也清楚的知道,自己手下人的斤兩,如今雖然因為青壯力,軍隊人數得到了增加,但是如果不加以嚴格訓練,很難形成有效的戰力。
他手下這幾千人馬本就是一些賊寇亂民的混合,戰力方麵實在有限的很,而且最致命的是——缺乏“軍魂”。
如此軍隊,將來遇上袁軍精銳,恐怕是會一觸即潰。
而且廖化帶領的軍隊編製極為混亂,投降的三千輕狀中,刀、槍、棍、劍什麼兵器都有,混編一氣。這樣如何才能協同作戰?
高郅想了想說道:“元儉此言也正合我意,如今你的當務之急便是讓士卒早經戰陣,不過廝殺培養精銳之師,並非一朝一夕可成,對於這個方麵的事情,還需你且多勞心!”
想到這裏,不由慨然歎道:“畢竟,隻有真正的實踐,才是檢驗戰鬥力的唯一標準,一時之間卻是不容易培養強軍,不能急切。”
廖化聞言欣然點頭,抱拳道:“將軍之言雖然簡略,卻是一針見血,吾等將引以為戒,所謂大道至簡,大概便是如此了。”
等二人處理完城中防務等等,天色已經大亮。
廖化跟著高郅來到縣衙,準備接下來的安排。
而後,高郅的眉頭緊鎖,苦思冥想,忽然眼前一亮,命令親兵將附近地圖拿來鋪在桌上,我用手在地圖上逐一尋去。
這段時間有荀攸在旁,他隻需執行具體命令即可,這般獨擋一麵之事也很久沒有做了,現在一時之間也不知該如何應對,隻存著走一步看一步的打算。
當然了,隨著征戰經驗的豐富,也令高郅有了些許明悟,心中似有一扇大門正緩緩打開。
與此同時,探得前行袁紹和公孫瓚正在廝殺的消息,高郅當機立斷,命廖化率領三千精兵駐紮在原地,同時為他後路提供視野。
廖化抱拳道:“高將軍但放寬心,末將蒙將軍信任,將精銳交由我統領,敢不竭心盡力?如今獨立成為一軍,自當奮力為將軍扼守後方,以待立功。”
高郅點頭道:“元儉的能力毋庸置疑,此戰某軍的後方,全仗你部曲之力,到時候聽我安排便是。”
廖化問道:“將軍打算何時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