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儒俠齊至(1 / 2)

“朝來試看青枝上,幾朵寒酥未肯消!”

徐幹像是喝了瓊漿玉露,又像是被喜歡的姑娘親了一口,兩頰駝紅,一臉的陶醉,張開雙臂翱翔於堂中,神色飄飄然,姿態也有點飄飄然。

猛然間,他像是踩了一腳刹車,一切放浪形骸戛然而止,似是突然間醒悟了過來一般,忽然五體投地拜倒在地,高聲喊道:“府君大才,徐幹欽佩至極!願隨主公左右,效微薄之力。”

他的效力來的很突兀,很古怪,非常人所能理解。

兩首半詩灌入耳中,高喊了無數聲秒,然後……忽然間就乖了。

劉雲還想著或許還會再糾纏一些,未曾想,他跪的很清爽。

親手將徐幹攙扶了起來,劉雲笑著說道:“論才華我不如先生,快快請起。”

劉雲說的可是實話,這三首詩就沒有一首是他自己琢磨出來的。

全都是古往詩匠的大作,他不會寫詩,隻會背詩。

朝來試看青枝上,幾朵寒酥未肯消,這首詩的作者徐渭,和徐幹在性格上倒是有的一拚。都是姓徐的,作風也是一樣的狂放不羈,劉雲把徐渭記得清楚,也正是因為這家夥夠狂。

徐渭在有錢的時候,多大的官站在麵前,他理都不理,想求一幅畫,根本就不可能。

但當他沒錢的時候,隻要別人給錢,多少不計,要什麼畫就給什麼畫,有求必應。

“府君過謙了,實在是過謙了。府君此詩三首,猶如九天明鏡,耀古爍今,直入神魂,令幹顛倒不能自拔。當沐浴淨身,焚香禮拜,潛心思之。”徐幹叩首稱道。

他這會兒,終於似乎算是正經了一些。

這番話,劉雲聽不出來是在拍馬屁,還是在說正經的。

但如果當作是拍馬屁,這造詣絕對稱得上登峰造極了,比公孫祿牛比多了。

公孫祿連忙抓住這個機會,上前說道,“主公之詩振聾發聵,令人沉迷其間,不辯東西南北中,不知今時何時。隻是,不知由徐偉長接替老夫,主公以為如何?”

劉雲感激的瞥了一眼公孫祿,這老小子這個話插的還是挺好的。

他實在不想再繼續和徐幹討論詩了,這不是他的長處,也不是他想要討論的。

“你二人通力協作吧,偉長暫為我府中從事,不知意下如何?”劉雲問道。

公孫祿頷首稱謝,徐幹認認真真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儀容儀表,搖身一拜,喝道:“願聽主公差遣!”

“好,好!我又多一智囊,不枉我背了這麼多詩啊!”劉雲大笑著說道。

一通狂背詩,得到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幹傾身輔佐,劉雲覺得倒是一點都不虧。

公孫祿與徐幹稱謝落座之後,徐幹立刻便拿出了隨身攜帶的筆墨紙硯,時而閉目沉思,時而奮筆疾書,身外之物,瞬間又與他無幹了。

他那一身破爛的麻衣之中,似乎藏了不少的東西。

劉雲瞥了一眼發現他正在默寫自己剛剛背過的詩,索性也就不做理會了,徐幹這個記憶力也算是夠可以的了。

這樣的人肯定有他異於常人之處,但缺點也同樣的明顯,用起來,估計會比較糟心。

劉雲覺著,這或許是對他的一個考驗。

用人之術,畢竟是一項非常高深的技能,極其考驗情商,還是邊走邊看吧。

公孫祿似乎也無法左右徐幹的行為,瞅了一眼劉雲的神色,便將整張臉幾乎埋進了酒樽之中。

閑話片刻,皇甫顯邊上那人站了出來,一步一落,十分沉穩的走到了劉雲麵前,俯首稱道,“隴西皇甫名見過府君。”

劉雲看向了皇甫顯,問道:“你二人是同族?”

皇甫顯頓首,回道,“回主公,正是!”

這倆人隻聽名字就覺著像是親兄弟,但看麵相卻沒有絲毫的相似。

皇甫顯除了又黑又瘦之外,五官立體,還算是一個帥小夥。

可皇甫名,寬大的額頭,帶著一絲壽星的特色,麵相又極其老成。

“聞聽府君招賢納才,不問出處,不計來曆,這才前來拜會,欲謀一安身立命之差。在下師承墨家,為第四十九代墨者。”皇甫名用沉穩淡定的語氣,徐徐說道。

聽到墨者兩個字,劉雲意外的坐直了身子,今天這場合熱鬧啊。

竟然遇著了一個墨家子弟,倒真難得。

墨家在漢武帝時期,被儒家逼迫的分崩離析,隱於山野之間,不敢出世。

身逢這亂世之秋,看來他們也不甘於寂寞,想要一展抱負,有出世的念頭了。

“為什麼會想到投身到我的麾下?”劉雲再次細細的打量著皇甫名,問道。

作為自己的同族兄弟,皇甫顯似乎全然沒有想著給皇甫名美言幾句,好像隻負責帶到劉雲的麵前,然後就開始了一聲不吭的入定。